黛玉听了就点点头,说“多凭伍爷爷费心。
路上的事情,还要劳烦和琏二哥商议。”
说着又向贾琏行礼。
贾琏笑道“都是分内的事情,且老太太再三吩咐了,表妹何必多礼。”
正说着,外面有人来寻着回话,贾琏便出去了。
这边伍生也起身,向黛玉行礼道“老奴便去商议。
等说定了,再进来请大小姐的回话。”
黛玉笑道“不忙。
你老人家这两日想也乏的,到时递个话来也就罢了。”
又叫雪雁代送。
原来雪雁的娘就是伍生媳妇的侄女儿,雪雁往日颇得他夫妇疼,此刻见着,早是眼红鼻翕地十分激动,碍于不得便,不然只怕早就冲到跟前了。
果然此刻一听黛玉吩咐,立时喜孜孜、笑喧喧,扶了伍生,连蹦带跳地就往外面去了。
林黛玉这才拈了信,坐到舱里小桌边,正要拆起时,突然就觉触起了什么,心上微痛,眼泪就从眶底涌出来,珠儿一样缀在睫毛间。
旁边紫鹃忙劝慰道“姑娘怎么又哭了方才老管事已经说,林老爷这病就要好的。
只是常言都说,病去如抽丝,怕一时并不得爽利,还要细细地调养才好。
这信里指不定就有言语吩咐,需要姑娘家去帮扶照应的。
姑娘这时却只管哭,可算什么呢”
黛玉听了,忙道“你说的实在有理。”
赶着将眼泪收尽。
紫鹃取了水来给她洗脸,又用帕子将手仔细拭干净了,方才剪烛移灯,照得明晃晃的好信。
这封皮里却夹了两页一页是林如海的,字体端方,笔触圆润,只是虚浮无力,显是久病后写的。
黛玉细那文字,不过行,却句句都是在安慰,说他已经病好、身边又有人照应,再三叫她不必担忧,路上宽心慢行,提防风寒暑热、湿毒侵袭。
黛玉承老父一片慈心,度他病中形容,不禁又红了眼圈,但又想着紫鹃方才说话,忍着眼泪,去另一页文字。
这一页字迹却是纤颀俊美,入目秀雅,然而笔锋转折处却棱角分明,显出内底骨骼的刚硬来正是章回的手笔。
至于文字,则果然如先前伍生所说,将林如海得病经过,病症变化情形,大夫如何用药,为的什么机理,有什么方症典故,也不避其中凶险波折,俱个一一地道来,后面又讲调养诸事。
虽内容繁杂,但用字俭省,条条件件简洁明晰,叫人既能知道实际情形并非林如海信中所谓可以无忧,又能晓得内里详细的轻重缓急,甄别应对的手段方式。
黛玉了这一页,反而真正放下心来,一面对着信暗暗点头,心说“爹爹说这次难关,万幸有曾外祖父家才得度过。
那位关先生,医术是从曾外祖父的同门师兄那里学的。
先头那丸药,也是曾外祖父在二、三十年前就特意为爹爹配置,留下了方子,今日才能救命。
再有这位曾外祖父家的表哥,亲自送关先生来,又为扬州家里和衙门里事情分忧,报信、迎候皆是出自他举措,一言一辞这等的仔细可见亲长慈恩垂庇,无远弗届。
只可叹祖母早去,我不曾蒙受抚养;又从小在外祖母、舅舅处长大,一次都没到过常州不说,连这门亲戚也是才刚知道。
今番家去,定要仔细问了爹爹,多少尽我心意回报才好。”
想到这里,黛玉就叫紫鹃取笔墨过来,先写一封信与父亲林海,禀告行动,又作念想、亲昵之语以慰老父心肠。
写毕搁在一旁,再取一纸,则是与表兄章回的回信。
只是这一封不比寻常家,父女天伦亲密无间,虽是表兄妹,却隔了两层血缘,且又从未谋面;加上信里头又要道谢,又要细问林如海情形,其遣字用词、分寸斟酌,既不能失了亲戚间情分,也不能错过男女内外差别于是一连写了五六遍,犹不能满意,一张张统揉成团丢在水盆里浸烂了,叫都泼到江里去。
紫鹃在旁了,忍不住道“姑娘别心焦。
才了林老爷的信,这会儿正大喜大悲,写不顺也是有的。
不如先放一放,吃些东西再写可好”
也不等林黛玉说话,自己走过来收拾了桌子,重又拿了点心茶果摆上。
黛玉正想回信措辞,不防备紫鹃举动,就被收了笔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