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指就像是利剑,是咏春拳中更具攻击性的套路,能在关键时刻给予对手致命一击。
不过,你要记住,这些套路的动作数量只是一个大概,因为不同的流派和传承会有所差异。”
李师傅详细地讲解着,每一个字都传入苏芷萱的耳中。
李师傅一边说着,一边比划着一些寻桥的基本动作,让苏芷萱能更好地理解。
李师傅走到一旁,拿起一根木棍,轻轻敲击了一下木人桩,接着说道:“此外,咏春拳还有黏手、木人桩法等训练方式。
黏手讲究的是与对手接触时的感觉和反应,那种微妙的变化就像水流一样,顺势而为又暗藏玄机。
而木人桩法更是博大精深,这里面的变化和组合太多了,很难简单地用‘式’来精确计算,每一次击打木人桩,都能让你对咏春拳有新的领悟。
你要用心去感受、去学习。”
苏芷萱看着木人桩,心想:“这些训练方式都是我变强的途径,我要像海绵吸水一样,把所有的知识都吸收进来。
我不能让家人再受到伤害,咏春拳就是我守护他们的力量。”
苏芷萱的眼神愈炽热,准备全身心地投入到咏春拳的学习中。
苏芷萱恭敬地向李师傅抱拳行礼,语气诚恳地说道:“师傅,我受教了,我一定用心学习。”
李师傅微笑着点点头,说道:“来,我们今天就把动作,每个动作都仔细学习一遍,不要着急,慢慢来,我会在旁指导你。”
李师傅站在苏芷萱面前,摆好小念头的起手式,神色专注地说:“芷萱,看仔细了。
这小念头的第一个动作,双脚要微微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微弯曲,就像扎根在地上的大树,稳而有力,这是下盘稳定的关键。”
苏芷萱赶忙照做,调整自己的姿势。
李师傅走过来,轻轻拍了拍她的腿,检查姿势是否正确,“对,就是这样,下盘稳住,才能在出招和受力时保持平衡。”
接着,李师傅示范手部动作,“双手向前抬起,肘部要自然下垂,微微内收,手掌如同捧着一个珍贵的宝物,手指自然分开。
这个姿势看似简单,实则是为了护住身体的中线,同时也是力的准备动作。
你感受一下,力量从脚底通过腿部,沿着腰腹,再传到手臂。”
李师傅边说边轻轻握住苏芷萱的手臂,引导苏芷萱感受力量的传递路径,“当你出拳时,不是单纯用手臂的力量,而是要借助整个身体的力量,就像波浪一样,从下往上推动。”
苏芷萱认真地模仿着师傅的动作,眼睛紧紧盯着自己的肢体,努力感受着力量的运行。
李师傅继续说道:“在小念头的动作中,每一次出拳、收手都要保持动作的连贯性和节奏感。
出拳时,度要快,就像闪电般,但动作不能变形,收手要迅且回到起始的防护位置,就像弹簧一样,有张有弛。”
李师傅一边说着,一边放慢度演示了几次,让苏芷萱能更清楚地看到动作的细节。
在指导寻桥的动作时,李师傅强调:
“寻桥的关键在于步伐。
看,前脚向前踏出时,后脚要迅跟进,保持身体重心的稳定。
脚步移动要轻盈,就像猫在走路一样,无声无息,但每一步都要扎实。”
李师傅示范着步伐移动,在地上几乎没有出声音,“同时,你的身体要随着步伐转动,手臂也要配合步伐做出相应的格挡和攻击动作。
这是一种整体的协调,不能顾此失彼。”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