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些外国人叫什么礼服的,定做几百万也听说过。
她不求能卖那么高的价格,至少做出精品来,能养活自己吧?一件几百块,上千块,也好的。
后来,还是沈二林听说张红英想学裁缝。
他说镇上来了个外地人,开的裁缝铺。
衣服做的很好,生意忙都忙不过来,想招收几个学徒。
要手脚伶俐勤快的。
不过学徒是没有工资的。
什么时候出师师傅说了算。
现在乡镇企业多,厂里一直在招工人。
免费的学徒工,就没人想去干了。
学到本事又怎么样呢?还不如当工人见钱快。
张红英不介意这个。
反正前世她有工资也拿不到自己手里。
张红英不介意,李小芳还是介意的。
她想要现钱。
张红英给她画大饼:“妈,刚开始可能没工资,可是学会了做衣服,将来赚钱更多。
我以后一年四季,一个季节给你做一套衣服。
我有技术在手,将来要孝敬你也容易。”
李小芳一糊涂,就答应了。
那个师傅是广州来的,姓王。
一个小小的店面,挂满了布料和成衣半成衣。
张红英趁着去镇上买东西,早就来回探过几次路。
等张红英通过考核,正式来到王师傅的裁缝铺,她的心情既激动又紧张。
这是改变自己命运的第一步啊。
王师傅同时收了两个学徒,张红英和严小萍。
五颜六色的布料堆满了架子,缝纫机出有节奏的咔哒声,空气中弥漫着线香的味道。
王师傅先带她认识了裁缝铺里的各种工具。
他指着一把长长的剪刀说:“这把是裁剪布料用的,一定要保持锋利,否则容易扯坏布料。”
接着,他又介绍了针线、尺子、熨斗等基本工具。
张红英认真地听着,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细节。
其实熨斗有一度进入千家万户了,但是随着不怕皱的布料上市,很快又被淘汰。
张红英也用过熨斗,所以她对熨斗是熟悉的。
但是不妨碍她认真听讲,严小萍比她还认真。
“布料也是一门学问。”
王师傅拿起一块柔软的丝绸,“丝绸手感细腻,适合做高档衣物,但容易皱,需要特别小心。”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