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赵嬷嬷心疼的模样,王绮芳也很无奈,她咬着唇瓣,小声的说,“嬷嬷,娘的嫁妆,李家应该存有嫁妆单子吧?”
小说里不都是这么说的吗,古代女子嫁到夫家时,娘家陪送的嫁妆,大多都有详细的单子。
唔,李家也是望族,应该也有存根吧?!
赵嬷嬷闻言,眼睛瞬间瞪得溜圆,像雷达一般上上下下把绮芳看了个遍。
那种探究、疑惑的目光,让王绮芳恨不得把舌头咬掉——厄,是不是又说错话,让赵嬷嬷怀疑自己了?!
“太太,您听见了吧,七娘真是进步了呢!”
沉默了片刻,赵嬷嬷突然大笑出声,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眼角着泛着可疑的水光。
她背过脸,悄悄的擦了擦泪水,接着鼓励似的拍拍绮芳的手,“没错,七娘,你说的没错。
太太的嫁妆不但赵家有存单,我手里也有详细的记录。
既然你能想到这一点,那咱们更要和两个舅爷好好联系一番!”
哼,郑氏,你以为李家的东西是那么好吞的?以前七娘不留心这些,而她的家人又受制于郑氏,以至于她不敢撕破脸面帮七娘去争取。
如今七娘进益了,你怎么吞下去的,我们就让你怎么吐出来!
“那,大舅现在还在京城?三舅在海城?”
呼,王绮芳暗地里松了一口气,心说话,赵嬷嬷,不带这么吓人玩儿的!
“没错,现在大舅爷官拜吏部侍郎,正三品呢,”
赵嬷嬷提到这位大舅爷,满脸的骄傲与自豪,“三舅爷嘛,也还在海城,他是海城唯一的一位儒商,更是堂堂举人老爷呢!”
“儒商?你说三舅是儒商?”
王绮芳听了这话,双眼一亮,咦,或许她可以先找这位三舅叙叙关系。
儒商?出身望族大家的儒商?那这位三舅身上的能量肯定不小呀,没准儿她的棉花有了合作伙伴呢……
第038章一颗珍珠
海城李家,是赵郡李家的分支,也是王绮芳亡母李太太的娘家,自李太太的父亲亡故后,便有李氏的大哥,李家的嫡长子李昌伯接任族长。
后来,李昌伯仕途坦荡,一路从散秩文官做到手握实权的吏部侍郎,从一个小滨海县镇走进了京城,成为当朝天子倚重的臣子之一。
李昌伯远赴京城做官,留下了当家太太和三弟在老家侍奉双亲、看守祖业。
而这位三弟,也就是王绮芳的三舅李昌叔,对仕途经济根本就不热衷,勉强考取了举人后,便不肯再考科举,而是转身经营李家名下的商铺和田庄。
还别说,李昌叔读书不成功,但经商绝对是把好手,接收祖业仅仅三年的功夫,就把家中的各项产业扩展了近一倍还多,名下的商铺涉及海城的各个行业,每年创造的利润几乎是整个海城的三分之一,俨然就是海城的第一大豪商。
这还不算什么,接收祖业的第四年,恰逢儒商会五年一届的会员招募,李昌叔硬是凭借着自己天生的商人敏锐感和新鲜的创意,一举获得当年鲁省唯一的儒商会会员资格,成为整个省区商业的领军人物。
“儒商会?嬷嬷,赵、哦不是,是那个我公爹不就是儒商会的会长吗,如果舅舅真的出手帮我,那会不会得罪了赵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