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风穿林而过,叹息着拂过一排排静默的墓碑,拂落一片片枯萎的玫瑰花瓣。
孤岛事务所
“有崇高光明的美,自然有阴暗的美,崇高的美展示了一个理想化的精神世界,阴暗的美讲述着真实,角落里的真实……崇高向着生,而阴暗则是对死亡的永恒发问。
两者对立统一,正如同生与死。
阴暗中孕育着美,光明之下也有阴影。”
讲台上的年轻男人正在低声授课,声音透过天花板四角的音响扩散开来,声线清越低沉,宛如某种古乐器。
这是由美术馆联合杭城青年艺术家举办的《美学素养》公益讲座,课室内挤满了听众,因为固定座位只有二十个,不少人便直接席地而坐。
“美带给人超拔的体验,将人从世俗的琐碎中抽离,将人的心灵提升到崇高的境界,从高处俯视,看到自己,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
人在美中可以复活,所有的感官都会苏醒,人会重新去感受太阳落在身上的温热,感受海风扑面的咸湿……在美面前,不需要学识,不需要理解,不需要知道,只需要感受。”
预定的结束时间近了,男人停止了讲解。
待听众的掌声平息后,主持人拿起话筒,说道:“感谢陈老师的授课,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让我也受益匪浅。
下面是五分钟的提问环节,在现场的听众,如果有问题想和陈老师交流,请抓紧时间。”
一个坐在前排的女孩举起了手,不等主持人把话筒递过去,便发问道:“可以问一个私人问题吗?陈老师有没有女朋友?”
她的话还没说完,后排便响起了窃窃私语,女孩大概也察觉到自己的失态,脸上微微带了点红晕,补充道:“是我闺蜜让我问的。”
主持人也微觉尴尬,毕竟这是一个专业性的讲座,在这样的讲座上提这样的问题显然是不合适的。
她正要说些大众笑话来解围,男人却开口了。
“我订婚了。”
他说。
听了这个回答,女孩低下了头,哦了一声,主持人却一脸惊喜,笑着说:“这么年轻就找到了爱人,真是幸福啊,让我们一起祝贺陈老师!”
台下听众寂静无声。
又是冷场,预料中的冷场,主持人边独自鼓掌边思索如何救场。
艺术公益课已经开办了三期,从一开始的寥寥数人,无人问津,到现在乌泱泱的一大群听众,几乎要把课室挤到爆炸,个中缘由她其实很清楚。
并不是大众突然关心起了艺术和美学,而是这个讲授美学的年轻男人太符合大众审美,尤其是,符合女孩们的审美。
望着台下清一色的女性听众,主持人真的有些头大:“公益课即将结束,请大家珍惜时间,提问美学和艺术相关的问题,陈老师都会解答的。”
一个后排的女孩站起来,问:“艺术家不是应该充满激情吗?老师这么早结婚,以后还能有激情创作吗?”
她看上去不过十七八岁,是正值青春期的叛逆少女,提问的语气像在挑衅。
男人不答,看了看腕表,主持人恍然,正要开口清场,听众忽然骚动起来,第一个提问的女孩冲到主讲台的围栏边,问道:“可以和老师合影吗?我是从很远的城市来的,在这里一个人也不认识,除了老师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