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周先生不擅言谈、内向,这是一些音乐人常见的性格,那个孩子则是表现出一种强大的自信,那个孩子虽说自己爸爸是异想天开的想要拍短剧,不过我觉得他应该是有一定的信心,不然的话是不会随意投钱的。”
“行,我会注意的。”
“如果对方的作品不错,适当的帮他们宣传一下。”
“知道了。”
“老爸,你最近导演籍研究的怎么样了”
“了两本,理论上是明白了,可是完全没有亲手操作过啊。”
经验的至关重要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是两码事,这个道理周岁知道,周康年也知道。
还有一点,信心
大部分的新入行的导演,都是从导演助理或者副导演干的。
甚至是从灯光师、摄像师入手,积累几年的经验,才从事导演导戏工作。
几乎没有哪个导演,一入手就是主业。
当然了,有导演追求的新手,入行的时候多多少少会拍摄一些,自己的东西当作练手。
其实周岁写的这个剧本,也是给周康年练手的。
“老爸,你就把这个短剧当作练手,不要有任何的心理负担。”
“那好吧你确定我可以吧”
这个问题问出来,就说明周康年极度的没有自信。
而一旦这个短剧失败,那么周康年的信心将会遭受到巨大的打击。
甚至从此以后,他都不可能再接触导演这个行业。
所以,对周岁来说,这个计划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周岁要将周康年培养成一个导演,一个成功的导演,第一步就不能失败。
周岁当然拍的了这个短剧,可是周岁拍摄出来的效果,未必就适合。
这就是风格问题,相同的剧本不同的导演拍摄,也会拍摄出不同的效果。
再一点,周岁的年龄,坐在导演座上也未必镇得住演员。
“设备都准备好了么”
“我找个朋友租的,全套设备再加上后勤剧组,一天四千。”
周岁点点头,这个价格比想象中的更低。
虽然是个小剧组,可是除了设备,还需要十个人左右的后勤。
一天四千已经是很低的价格了,摄像师、灯光师、录音师,这些人一天的酬劳就要五百到一千的价格。
所以能够用这么低的价格打包借给周康年,说明周康年也是有真正的朋友的。
“老爸,你的朋友是哪位我见过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