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高太后和吕公着看见高太后的各种骚操作,想必内心也很无奈吧,摊上个猪队友,能咋整,她是太皇太后!"
"
然而以刘挚为的言官势力却在此时放缓了攻势,是他们脑子坏了突然变好了吗?当然不是!"
"
原来,自新党接连外放后,朝中执政空出了位置,言官这群小老弟希望这个位置能由他们大哥刘挚来做,便向吕公着表示友好。
"
"
尽管刘挚这个人老阴逼,但脑子里没有水,不会像高太后一样拖后腿,于是吕公着接受了他们的好意,让刘挚当了执政。
"
"
这一部分小圈子握手言和,但这两股势力也仅仅是朝堂上的一小部分势力,另外还有以苏轼为的蜀学,以程颐为的洛学。
"
"
这两人都有追随者,也没有意外地互相看不顺眼,当然了刘挚看这两人也同样不顺眼。
"
大明某农户:我的天呐!一群大男人还分好几个小团体!?
大唐某世家子弟:我咋觉得有点乱呢!
大明某纨绔:他们的皇帝感觉好累!?
……
"
所以这三人在入朝以后,经常三方来回互骂,读书人之间的骂战来回就那些词,什么你的思想是垃圾,人品道德败坏,意见误国之类等等,甚至当年是如何骂王安石,现在就如何安在各自的头上。
"
"
咳咳,扯远了,回到正题元佑元年十二月,翰林学士苏轼在为学士院的官职考试出题目,总体概括就是他把仁宗朝和神宗朝的优缺点都提了一遍,本意是希望能够调和新旧两党的关系。
"
"
但是仁宗时期的政治一直都是旧党用来攻讦新党的旗帜,结果这被苏轼当做反面教材,不得不说苏轼真的很敢,这让反感苏轼的人都纷纷破防,一个个都气炸了,准备开始攻讦他。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率先难的是程颐的小弟朱光庭,他说苏轼这是对祖宗不敬,理应降罪,御史王岩叟也表示一起,当场弹劾苏轼。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