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心中急切,星夜兼程。
先骑的马,到了越地,千湖百河,马不能行,便换了船。
韩家就在湖深处的岛上,两人乘舟驶近时,正是拂晓。
天色蓝得通透幽深,与湖水的浅蓝色既是区别又做映衬。
这一处的树与别处不同,叫不上名字,无叶只有枝,似伞般展开,却又繁茂簇簇,扭曲嶙峋。
树林里飘出一丝丝白烟,萦绕在近前,让骆银瓶恍觉舟行仙境,下一秒就要见到神仙。
舟从一个狭窄处右拐,划桨的韩月朗道:“坐稳了。”
她听话的抓牢船沿,接着见豁然开朗,平湖天空。
远山重重,富有层次,又是第三种、第四种蓝色。
眼前的景色美极了,怕是连画都描绘不出来。
桨在水里,击起波澜。
前头出现二十来只扁舟,朦胧中像极了刺客。
骆银瓶禁不住站起来保护韩月朗:“小心。”
韩月朗轻笑一声。
紧接着就见二十只扁舟不再往前,成排列队稳定,船夫们齐放了桨,鞠躬道:“恭迎少郎君回家。”
少郎君?这仗势?
韩月朗究竟是什么家世?
骆银瓶不禁想起京师里不断提起的家世谣言,说明月郎君家境贫寒,全家人蜗居在狭小的住处,勉强靠他养活一家老小。
谣言!
果真是谣言!
这整座岛都是韩家的,特别大的宅院,有侍卫二百五十人,奴婢二百三十三人,其他奴役一千零二十四人。
韩父经商,家属的酒楼、客栈、当铺不仅遍布全国,甚至整个西域和扶桑都布满韩家的产业。
据传,韩家就是全国首富。
骆银瓶随着韩月朗,被家仆领进门。
在韩家宅院七拐八绕走了近半个时辰,一路各种奇珍异宝,据说都是韩父的收藏。
期间骆银瓶觉得分分钟会迷路。
后来终于见着了家长。
骆银瓶瞧见韩父第一眼,是这么个场景。
底下黑压压数不清的人,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各种各样的人都不同,但所有人脸上只有一种表情——狂热。
韩父站在高台之上——是真的筑着高台,从韩父的角度望下去,只能瞧见密集的头顶。
韩父蓄着胡须,慷慨激昂:“天下生意,当如一只金乳酥,白花花,香喷喷,谁都想咬上一口。
我们韩氏水榭需要的是能把金乳酥做大的人才,而不是为了怎么分一碗粥,着跟我讨价还价的庸才。”
说完振臂高呼,“做人才,不做庸才!”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