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乐望着那一老一少提篮离去的身影,在我旁边说道。
“信直这个嫡子在父亲战死伊势长岛之后,继承小田井城主。”
信氏随后加入京都御马巡演的“连枝众”
行列。
壬申年京都那场惊变后,归属信雄。
没多久先于祖父信张而去世。
信张又一次“白发人送黑发人”
。
信氏亡故后,家督由弟弟忠辰继承。
信氏次子津田清幽仕官于石田三成。
“三成,你去哪里?”
有个捧着一盘东西的小厮模样家伙听到有乐叫唤,转面回答,“没去哪儿。
他们让我拿些盘缠出去打发后园门外那些流浪汉……”
“这是石田村的三成,幼名佐吉,初名三也,”
有乐在我耳边说道,“此人出生于近江亦即江州,老家在坂田郡石田村,他们村的田地里石头很多,我妈妈的娘家也曾从他们那边收购石料。
他家属于以地名作为家姓。
他父亲出身为‘地侍’,与浅井家族一同在京极世家底下做官。
佐吉是家中次子,自小被送进寺院做打杂的僧侣。
这里出现了意味深长的‘三献茶’故事,你有没有听说过?”
秀吉为长滨城主的时候,三成十五岁。
当时三成为某个寺院的童子,一天秀吉外出打猎,口渴至该寺讨碗茶喝。
三成端上一大碗凉茶,秀吉一饮而尽。
后又捧上半碗微热的茶,秀吉也喝了。
接着三成又献上一小碗更热的茶,秀吉又喝了,于是问三成,为何如此,三成答道,由于大人劳累口渴的缘故,这第一杯茶自是解渴之用,于是用了大碗凉茶,第二杯是因为大人基本已经不再口渴,于是上了稍微温一点茶水,最后大人心也静了,口也不渴的时候,再上热茶,大人才会细细去品味这其中的味道。
方丈斥责三成无礼,三成却从此深得秀吉的信任,成为秀吉的侍从。
这个故事说明三成自幼就有聪敏的才智,他能机敏地察知秀吉的意向,言行合乎秀吉的心意。
关于三成的传说如此之多,其实说明人们对他的同情和喜爱。
后来我还听到他更多故事,即使在他平生死敌得势后的江户年代。
三成据说习惯给书信亲手打上很特别的结,在还不习惯用浆糊等粘合之物的年代,这样做大概也是为了防止送信途中别人偷看书信中的内容。
从这件小事上可以看出三成谨慎细致的性格。
而促使谨慎的三成不惜以身家性命为赌注,与实力远比自己强大的家康拼死一搏的,正是他那颗誓死捍卫丰臣家族的忠义之心。
();() 家康与三成就像是一对弈手,调兵遣将斗智斗勇,时刻注视着对手的一举一动,希望能给予对方致命的一击。
显然,命运最终选择了棋高一着而又运气更好的家康。
历史从来都是为强者和胜者歌功颂德,然而时间终究会淘去不真实的东西,珍珠仍然能露出它耀眼的光芒。
人们感叹说,三成虽然只活了四十岁,但他实在是个不折不扣的君子,是一位真正的悲剧英雄。
石田三成的正室是赖忠的女儿皎月院。
他身为秀吉的心腹近侍之一。
以忠诚、仁义、节律以及足智多谋著称。
自从最初由于传说的“三献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