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却没立即应允,反倒问万年公主:“皇姐,你觉得呢?”
从董太后开口问九卿之事,万年公主就开始思考贾诩是否适合这个职位。
毕竟,他们小两口还没有来得及好好商量这件事情,所以她心里也有些拿不定主意。
而且,她也不可能当庭询问贾诩本人的意见。
表面上看,君就是君,臣就是臣,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万年公主思索了片刻之后,最终还是觉得情郎性命比九卿的职位更为重要,至于九卿的职位,以后肯定还有很多机会可以担任。
于是,她开口说道:“陛下,本宫觉得,有两个人正好在长安,可以担任九卿之职。”
接着,她又继续说道:“议郎赵岐德高望重,本宫觉得他非常适合担任太仆一职。”
众人听到这话后,不禁开始小声议论起来。
贾诩也感到十分困惑,他实在不明白万年公主为什么会推荐一个已经八九十岁的老头子来担任这个职位。
这样的老人连走路都会喘上好一会儿气,又怎么能够胜任?
而且这公主还神神秘秘地,等有机会一定要私底下好好质问她一番才行。
这位名叫赵岐的老者,字邠卿,是京兆长陵县人士,既是一位经学家,也是一名画家。
他年逾八十,历经了大半生的官场生涯,可谓是饱经风霜。
他的学生和旧部遍布天下,人脉极为广泛。
赵岐对于《孟子》有着深入的研究,而《十三经注疏》中的《孟子注疏》正是由他所撰写。
此时,董太后心中有些恼怒。
难道说万年公主想要釜底抽薪吗?
直接把两个九卿官位给他人。
董太后已多次碰壁,不敢小觑她。
董太后没有正面回应,问道:“诸位爱卿,的意思,大家以为如何?”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