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受了欺负只晓得哭,现在都能做到这般,他看到这样的女儿才放心。
“你妈妈就是不会说话,叫什么捅谁一刀。
这是与工作安排不合理的人针锋相对。”
筱玉惊喜地问道,“爸爸,你以后真的会和我说的一样去做?”
老祝点头,“上回回来,爸爸已想过了这些事情,也是不能他说什么,我就去做什么。
领导又怎样?在县委,我比他更有话语权,领导还是相信我一些。”
听爸爸这样说,筱玉趁机劝他,“爸爸你只是老早之前答应了那县长的什么事,现在农校都归教育局管了,那个承诺等于早兑现完了。
现在你应该考虑自己的事。
你这身体需要保养,劳累过度,年纪稍大,病痛就来了。
还有,我们姐弟都大了,为了我们的学业,你也总不能老是在这乡下呆着吧?等工作编制问题解决了,就早点调到城里去。
只做你的总务,你的身体也能吃得消。”
老祝道,“这事老傅也和我提过。
我也是说等工作编制的事搞好了,就想法调去县城。
我说我在教委没熟人。
老傅讲,只要我想,他就会帮我想办法。”
筱玉忙提醒,“这样就好,只是爸爸的工作调动尽可能不让孔县长知道,要悄悄地来。
教委没安排好副校长人选,她就只能依赖你。
到时她对调动提反对意见,可就不好了。”
老杨说,“她为我们工作编制的事费心费力,我们这样来,是不是”
过河拆桥?
老祝道,“你是说过河拆桥?我工作这么多年的人,要不是你,早就解决了。
这是合符政策的事,她一道手解决只是工作做得完美,她会象你一样觉得是我欠她人情?”
筱玉就知道爸爸是这样的思想,因为爸爸心里没有人情之说,这些都是工作,人就应该把事情做得更好。
爸爸自己做事情就是这样力求完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能理解爸爸,理解一些有风格的人。
可是这个社会大多数人心里,就是利益。
妈妈本就是个利益之人,这样想才是妈妈。
筱玉自己也懂,爸爸把人把世事想的有点简单。
孔县长可能是爸爸认为的同道之人,但其他领导呢,这社会多的是在利益上计较之人。
她现在得支持爸爸这种想法。
但日后,还是得提醒爸爸,大多数人就是妈妈这样的想法,也是这样做法。
甚至有的所谓领导背后做的事,比猫呕的都难看、恶心。
她想说爸爸是不是忘记了大伯的事,这个说服力更足,但是她不想让爸爸心痛。
按理说,大伯的事于爸爸的打击,影响爸爸的思想可能是两种极端。
是怎样的一种机缘把爸爸往这条光明大道上带的?而且形成了爸爸这种矢志不渝的坚定思想。
爸爸讲原则,他不收人礼,也不送人礼。
他不侵占公家财务,其他人也不能。
什么都按规矩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