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想到由于自己的女人被杀,害怕受到牵连,于是投奔褒城的朋友去了。
来到褒城找到名叫姒(si)大的朋友,由于姒大没有女儿,就送些钱财给了这个男人,请求把这个孩子过继给他来抚养。
取名褒姒(baosi)。
褒姒十四岁时,就已经容貌秀丽、身材婀娜,那真是“目秀眉清,唇红齿白,发挽乌云,指排削玉,有如花似玉之容,倾国倾城之貌”
。
虽然只有十四岁,却像十七八岁待嫁的大姑娘一样了。
由于姒大居住在偏僻乡村,而且褒姒年纪尚小,所以褒姒虽有绝世容颜,但是还没有人来提亲。
却说周宣王自从诛杀了卖桑弓箕袋的女人,以为消灭了童谣所说的祸患,心中坦然,也不再提起太原发兵的事了。
自此连年无话。
到周宣王四十三年,公元前785年。
周王室举行大祭,周宣王晚上住在斋宫。
二更时分(夜漏二鼓),万籁寂静。
忽然一个美貌女子,从西方冉冉而来,直接进入官庭。
周宣王责怪他侵犯了斋禁之地,大声呵斥,呼唤左右把她拿下,并无一人回应。
那女子全无惧色,走入太庙之中,大笑三声,又大哭三声,不慌不忙,将七庙神主,捆成一束儿,拿着向东方去了。
周襄王起身就要追赶,忽然惊醒,乃是一梦。
注:【太庙:天子或诸侯的祖庙
七庙神主:历代帝王供奉七代祖先的庙宇。
《礼记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
神主,即祖先牌位】
周襄王自己感觉心神恍惚,次日勉强入庙行礼。
九献已毕,回到斋宫更衣,派左右随从秘密召来太史伯阳父,告诉他梦中所见的情形。
伯阳父说:“三年前的童谣,吾王难道忘了吗?我当时就说:‘主有女祸,妖气未除。
’繇词有哭笑之语,吾王今天又有此梦,正好相符合了。”
注:【九献:天子飨上公及诸侯飨他国之君常用九献之礼以表达敬意。
献酒共九次。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