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中学的老师都是从全国各地挖来的特级教师,每年每个特级教师的工资最少也得五十多万,如果带的毕业生成绩好,学校还会给老师奖励房子,车子啥的,待遇简直羡煞旁人。
育才中学的学生分为两类,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临市及周边省市的豪门子弟,最低也得是家资能上亿的那种。
另外一部分学生,是育才中学通过砸钱的方式,从临市及周边省市的高中里,挖过来的优秀学生。
像这一次高考榜第二名的赵强,原来就是临市第一中学的学生;后来育才中学校长花费了一百万,才将赵强挖到了他们学校,成为了他们争夺此次高考状元的种子选手。
然而,结果还是没有什么意外,赵强以一分之差败北,高考状元依旧是临市第一中学的。
临市一中校长和临市育才中学校长都曾说过,不管是什么样的学生,只要进了他们的高中,就代表着他们的一只脚已经迈进重点大学的校门了。
这两所高中的校长,确实有说这话的底气。
刚才的高考前百榜单中,育才中学和第一中学的学生就占据了整个榜单的五分之四。
临市其他的数十所高中,勉勉强强的分走了后五十名中的十多个名额。
至于沈逸上学的三十八中,虽然算不上是临市最差的高中吧,但是也强不到那里去。
临市三十八中,本来就是专门开设给外来务工人员子弟上学的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理念啥的就不说了,就说上课的教室、器材吧,那都是上个世纪的玩意儿了。
把水泥平整的抹在墙上,上面涂了一层黑墨,就成了老师给他们讲课用的黑板了。
粉笔是最老式石灰粉笔,一写就粉末乱飞,前三排的人每天上完课头发都是白的。
至于其他的那些教学器材,也都跟从二手市场上淘来似的,就没几件是完整的,崭新的。
也就是课本不能用之前的,必须要用新的,否则估计课本他们都能把上个世纪的‘古董’给找来。
所以,人们在看到沈逸的学校是三十八中时,才会那么的惊讶,才会那么的惊奇。
没办法,这已经不能叫草窝里飞出一个金凤凰了,这尼玛是垃圾堆里飞出一只金凤凰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