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落,陈传老道人主动收拢下了令牌。
而符青琉则是眉间微动后,松卸下一口气,随后,跟大家是告辞离开。
这一个过客,杜四喜自然是不在乎的。
不过,她想不到的是……
次日,陈传老道人把令牌交给了她,还道:“此令牌留给香孩儿,算是我这个先生的一份小礼物。”
既然是把人情送到了儿子的头上,杜四喜想想后,不再拒绝了。
她是谢过了陈传老道人的好意。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
月圆人未圆,杜四喜在重德县城,还是思念了千里之外的夫君。
虽然呢,杜四喜是有些扭扭捏捏的儿女情长了,不过,在儿子于院中大闹,跟个猴儿似的翻腾后,她也没心思再是轻蹙眉头犯愁思了。
有句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这话,自然有几分道理。
在十六的晚上,那天边的银月盘,还真是比十五的晚上更是圆上了一二分。
而杜四喜呢,则是惊喜着她收到了丈夫赵洪英的家书。
信中,除了说说近况,关心了杜四喜和孩儿们。
此外,赵洪英就是着重的讲了讲绿珠的婚事。
“绿珠与李公子……庄王府吗?”
杜四喜呢喃了一话后,心中有些不知道如何提笔回信了。
说起来,她跟丈夫赵洪英自然是千言万语,那有太多话讲。
可是,真关连上了绿珠的婚事,杜四喜反而不好开口了。
人生大事,对于女人而言,还有比婚姻更需要慎重的吗?
杜四喜觉得,在这个古代的社会里,还真没有了。
思考许久后,于灯火之下,杜四喜提笔是回了信。
除了讲讲香孩儿拜师外,更是讲了一家子人念着赵洪英的平安喜乐。
最后,杜四喜对于绿珠的婚事,没发表了什么建议。
她只是跟丈夫赵洪英回了,一切听绿珠自个儿的主意吧。
用杜四喜的话说,过日子那么回事,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啊。
庆光五年,九月。
杜四喜的信,是到了丈夫赵洪英的手里。
当然了,赵洪英也没有瞒着的意思,把书信还是给绿珠亲自看了一遍。
“表哥,你和表嫂待我实心实意,我心头感激。”
绿珠这些日子,已经想得明白了。
她的人生,也许就是注定了,不得安稳的。
所以,对于入了庄王府,在李家兄弟的跟前讨生活,绿珠心头掀不起波浪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