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张衡,年近花甲,却依旧精神矍铄,面容慈祥中带着几分刚毅。
他的头发虽已斑白,但梳理得一丝不苟,显得格外整洁。
文帝的目光在张衡身上停留了片刻,然后缓缓开口道:“张丞相,朕知你深谙国事,今日之事,朕想听听你的看法。”
张衡微微颔首,“陛下,太子之位,关乎社稷,关乎万民。
臣以为,已故太子之子,皇长孙云奇天资聪颖,血脉纯正,可继太子之位,以安天下人心。
"
"
此言差矣。
皇长孙虽天资聪慧,可今年才五岁,如何能帮陛下分忧。
"
鲁国公严有礼手持玉笏,上前一步。
"
臣以为二皇子仁义重情,深得民心,若能继位,必能宽政爱民,使天下太平。
"
鲁国公话音刚落,有人反驳。
"
二皇子是重情义,可是岂不知一国储君光有仁义是不够的。
"
年轻有为的武定侯陈择,面如冠玉,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三皇子聪敏过人,学富五车,才是储君的最佳人选。
"
众人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支持皇长孙,有的支持三皇子,还有一部分看好二皇子。
一时间,朝堂上的气氛紧张而激烈,每个人都在为自己所支持的人选争取着机会。
其中一位臣子大声道:“大家莫不是把戍守边境的四皇子忘了,还有六皇子,七皇子,八皇子他们也有担任储君的资格。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