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板抬头瞅了眼李家。
李家房梁上海吊着不少好东西呐。
山狸子,跳猫子,野鸡,傻半斤,打回来吃不完的,要么吊挂在房梁上,或者埋藏在雪中。
好些还没处理完的皮毛,都晾在房梁上阴着。
草垛子墙角还有两桶酿制的鹿骨酒。
他看得移不开眼睛。
他问李居安,这些酒,和山货都是咋卖的。
李居安瞅了眼他,就知道这人是想跟风做生意,但还没摸到门道的人。
年前猎户都收工回家安生过年,县城集市都没人出摊。
谁大过年还在集市摆摊呐。
王老板刚来兴安岭,不知道弯弯绕绕的门道多,逮着他来寻个消息。
李居安寻思,这人番茄都能要一斤8块,不懂当地价啊。
这种大肥羊,可不多见,可不得来一头宰一头。
他说道:“自家酿的鹿骨酒,15块一桶,跳猫子一只4块,山鸡一只6块,山狸子可就贵些了,看你要不要皮,不要皮只要骨头和肉,算你120块一只。”
山狸子就是猞猁。
猞猁皮矜贵,他早就剥皮做成生皮带去县城卖了,现在只剩下埋进雪地里的肉骨头没销路。
他正愁呢,这可不,来了个上沪的红色商人。
红色商人是指官商,指的是在初期成为资本家,却又不与上面生矛盾,积极践行建设的一批企业家。
这些商人充分利用这个时期的政策红利,和国家政策响应,来谋求利益。
李居安可不在意是不是红色商人。
在80年政策还没彻底放开,什么颜色的商人都得小心翼翼,瞅着上面脸色做人。
王老板一听,心里那叫高兴啊,眼睛都冒光,猛地一拍大腿喊道:“成,李老板你这有多少,我都收。
这可是兴安岭山里原产地的野味儿啊,咱们上沪可买不着。”
李居安也懂他的意思。
上沪倒腾来的山货,说是野味,也不知道经过多少人的手,不新鲜不说,价格也高。
上沪实业家老板财大气粗,来兴安岭串门,可不就瞅啥都便宜么。
他咧嘴一笑,说道:“好嘞,王老板先去招待所烤烤火歇会儿。
待会儿晚上我用爬犁把这些都送过来,晚饭您点着,只要价格到位一切好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