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分表情落在刘封的心中,却是让刘封心中大喜。
徐庶果然是个大孝子。
“我见先生神色中,常露出追忆,因此才有此一问。”
刘封借故道。
“倒也是机灵。”
徐庶笑着道。
随即,徐庶眼中追忆更浓,道:“为师的加中尚有母亲,还有一位夫人,以及二个儿子。
都在颍川,虽然有书信往来,但真是好些年没见了。”
虽然徐庶说的内容有些与刘封想象中的有些出入,但这个时候也管不了许多了。
刘封连忙问道:“先生现在又身为军师,落户在新野。
已然是落地生根,先生为何不把老夫人他们接来新野住呢?”
“为师也想啊,但尚有一二顾忌。”
徐庶叹了口气道。
“什么顾忌?”
刘封连忙问道。
二人的对话,本来也没什么,刘封表现的恰到好处,就像是一个学生在关切老师的家人一般的单纯。
但是提起这个,徐庶却是迟疑了一下。
但片刻后,还是回答道:“一是家母年岁已高,颍川至此有数千里,路途遥远,怕生变故。
二也是目前新野也不是很太平。”
徐庶的话让刘封猛然惊醒,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怪不得历史上的徐庶在新野落户之后,没有接徐母过来住。
原来是有这样的担忧。
第一点是纯关切。
第二点也是因为徐庶眼光。
他能出仕刘备,必定是自信能辅佐刘备打下一片江山的。
但是他心中却知道,只要曹艹发兵南下,新野这块地方是保不住的。
别说是新野了,恐怕荆州都会陷入战乱之中。
把母亲接过来,遭遇战乱。
这对于大孝子徐庶来说是极为不愿意的。
但是这对于刘封的意愿也是相左的。
必须把徐庶的这种观点,想法给转变过来。
刘封心中不断的考虑着,最后目光一亮,却是想到了一个办法。
“但是弟子听说,家中有母,子不远行。
弟子幼年时失去生母,却是不懂这些。
但是自从过继给父亲之后,母亲待弟子很好。
弟子才深深的理解了这句话,母亲最大的心愿其实是能在近处看看自己的儿子。
儿孙承欢膝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