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淡笑,他转身望向李承乾,那双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大哥,连你也认为我不适合监国之位了吗?”
李承乾眉头紧锁,目光在李恪身上徘徊,似乎在权衡着什么。
最终,他长叹一声:“皇弟,此事关乎国本,你务必向大家解释清楚。
你是否真的想要置父皇与辽东将士于死地?我虽不愿相信,但你必须给出一个合理的答案。”
李恪微微一笑,那笑容中既有无奈也有坚定:“大哥放心,我李恪行事,向来光明磊落。
我藏兵塞外,并非为了阻截援军,而是为了牵制突厥,使其无法全力支援高句丽。
至于我为何向百姓许下重诺,那是因为我深知辽东民心之重要。
高句丽虽强,但辽东百姓并非毫无反抗之力。
只要我们能够激他们的斗志,便能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辽东之地,苦寒难耐,百姓生活本就艰辛。
如今高句丽与鞑羯联军侵扰,更是雪上加霜。
我故意让突厥人滞留在辽东,便是要让他们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敌军因粮草短缺而陷入困境时,我们便能趁机出击,收复辽东。”
窦威闻言,面色一沉:“监国大人,您的计划虽妙,但风险亦大。
您这是在拿陛下的安危做赌注!”
李恪微微一笑,胸有成竹:“窦老宰辅放心,我自有分寸。
陛下乃真龙天子,自有天佑。
而我所行之事,皆是为了大唐江山社稷。
只要我们能赢得辽东民心,便能事半功倍。”
正当众人议论纷纷之际,一名小太监匆匆入内通报:“殿下,阴妃娘娘携齐王殿下求见。”
李恪闻言,眉头微皱。
他虽不喜阴氏,但碍于礼数,还是亲自迎接。
只见阴氏带着李佑站在门口,神色复杂。
李恪上前行礼,言辞间不失恭敬:“拜见阴妃娘娘。”
阴氏看着李恪,心中五味杂陈。
她既嫉妒李恪的才能与成就,又对其母妃杨氏的受宠感到不满。
然而,当她看到李恪那双清澈而坚定的眼眸时,心中却不由自主地生出一丝敬佩。
“监国大人,”
阴氏开口打破了沉默,“本宫此次前来,并非为了私事。
而是听闻您欲收复辽东之壮举,特来表示支持。
本宫虽为后宫之人,但也知国之大义。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