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代,具有风骨的人还是少的,大多数人都是对于洋人有一种莫名的尊敬感。
钱穆是知道的,司徒雷登不仅仅有一个教育家的身份,他虽然出生于华夏,可父母依旧是美利坚人,从小也是回到美利坚接受教育。
这个校长,不像是表面上看的那么单纯,在美利坚学界和政界都有着一定影响力。
“校长先生,那你这第二件事情是什么?”
钱穆随即问道。
“这第二件事情,自然便是想要让这位包先生,来到我们学校进行一次演讲。”
司徒雷登想象到书籍其中内容,有些振奋地说道。
“包的一些观点,我或许不能够认同,但这本书的学术价值是毋庸置疑的。”
“我将部分内容,翻译给了美利坚的一位社会学教授,他也出了感慨,甚至在为不懂得中文而感到懊恼,我之所以有推动书籍翻译行的想法,也是源自他的强烈要求。”
司徒雷登有些感慨地说道:“真的没有想到,华夏如今也会出现这样一位社会学大能,实在是我意想不到的。
这样优秀的人才,应该让燕京大学的学生们,好好看一看他的学术理论和风采。”
“这样也好啊!”
钱穆无不激动地说道,可还是垮下脸。
“您应该知道的,包国维现在在沪市,从前便是华夏的风云人物,几次三番下来,识字的不识字的,没有不认识他的,市面上更是有传闻,想要请到包国维太难太难了。”
“这倒是不必当心的。”
司徒雷登脸上露出精明的笑容。
“我听说包与美利坚代表纳尔逊先生,交情不浅,我觉得倒是可以寻找一下纳尔逊先生的帮助。”
“那可太好了!”
钱穆不知道自己说了多少句好,当下里慌乱地像是一个孩子一般。
“我这便去准备相关事宜,并且通知各个教授。”
司徒雷登也点了点头。
“莪这就去写两封信件,一封寄给纳尔逊先生,一封寄给包先生。”
沪市。
某处宅院。
这里显然有些岁月,但高高的院墙足以说明其主人曾经的地位。
墙体上爬满了岁月的痕迹,斑驳的青苔诉说着春秋。
院门上雕刻的精美图案有些斑驳,门环铜绿。
顶上的牌匾明显刚刚换新,上书两个龙飞凤舞的大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