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难得赧然,整理过碗筷等自家公子落座。
“昨夜我也并未醒,连日疲累一觉睡得正沉。”
李融淡淡解释过一句,尝过徐州当地的饭菜,未及江南地界的清淡,徐州饭食多带了些咸味。
他多喝了两杯茶才顺下偏重的口味,看苏肆吃得正欢,徐州的菜式的确比江南要新上不少。
今日没什么事,苏肆就在李融房中待到正午打算和自家公子一同去昨夜没去的酒楼。
李融束上青色发带带着自家书童上街了,徐州城内远没有那么多行人往来,但街上的叫卖声却也营造出不逊于江南的热闹氛围。
秋日鱼蟹肥,渔人用网捞出来的虾蟹就在城门边或者临家的街边即时卖掉,或是直接卖给酒楼,出水的腥味随着滴落在地的水滴弥漫开来,肥硕的虾蟹满了网兜由渔人一只一只挑出来不断讲价。
于饮食一道上,李融任由苏肆先去一一问过菜式和伙计,等自家的书童挑定酒楼。
此去游学也数得他最是劳碌,既是离家与心悦的女子分别,又于苏肆自己进益不深,阿父之前还同自己讲过要苏肆管理账目一事,也只能待到他们再回庐州的时候再谈。
苏肆跟路过的徐州本城人攀谈良久,才带着李融走到邻街刚入深巷的酒楼内,自己跟摆摊的渔人讲好了价,付钱拎了两只肥蟹迈进门去。
“听本城人说,这是家传了两世的老店,还能任由客人带食材过来现做。
在徐州入秋的时候,莫过自己挑了肥蟹让店家一蒸最是绝味了,”
苏肆要了楼上的厢房,“再者公子喜静,这里远没有长街的酒楼聚了那么多人。”
他将自己刚买的蟹送进庖厨内,跟着李融一起点起当地的特色来,李融在这种事上一贯由着他。
“之前听公子读书就听到了彭祖雉羹,今日算是有机会尝一尝味了,”
苏肆让小二提前上了两壶茶水,“徐州的菜好像带辛味,比庐州那边的菜式都要重口,也不知道公子和我一会能不能吃得惯?”
李融笑了下,“浅尝一次应当不妨事,不过酒楼内不做甜食,你又要晨起排队了。”
他和苏肆等待着店家上菜,酒楼内的来客如苏肆所说并不算拥搡,小二揽客的声音不时从楼下传来。
再者便是隐约的辨经声,恰好店家这时上了饭菜,也只好暂时作罢去听是何处论断。
雉羹冒着氤氲热气摆在桌子正中,旁边是浇了冷酒的醉蟹,已经由小二去干净了外壳,肥美的蟹膏在盘中将坠未坠,鲜味弥漫在包厢内分外勾人。
店家另上了几盘当地的野菜佐餐,赠了烙饼放在碗中一同上齐了。
“客官慢用——”
小二替他们斟满了热茶便匆忙出了厢房赶往庖厨内。
隔着布屏厢房内如今就他们二人,李融向来只当苏肆亲似胞弟,带了笑看着他上手拆蟹。
自己则先夹筷品了徐州的野菜,的确如苏肆先前所提,徐州的饭食口味偏重。
薄红浮上面,他不住呛咳着,顾不得慢条斯理,饮尽了半碗茶水才缓了口中辛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