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能护着我,你放心去……去杀人。”
十日后,朝局大变,届时誉王便是新帝。
妙辞把存在已久的疑问说出:“当时,为甚选择扶持尚还名不见经传的誉王?”
席憬回想道:“当时,誉王还只是一个体弱多病的宁州观察使,一直被一母同胞的二皇子华原郡王护着。
待时机成熟,誉王不再掩盖锋芒,指挥山海关大捷,初封安定郡王。
随后随我一同远征渤海国,在军里充当军师,捷战归来,加封誉王。
誉王虽性情软弱,但倒有些真本事在,当一个中庸的皇帝,绰绰有余。”
“其实论做皇帝,二皇子无疑更合适。
但有才能的人,有时偏偏不想干出风头的事。
二皇子携妻游山玩水,何其乐哉,自然不愿被困在汴陵城一辈子。
恰好誉王想莽出头,又有二皇子极力引荐,索性就选择扶持他。”
席憬把手指交叉,撑在下巴颏底下,眼睛一眨一眨地盯着妙辞看。
“选皇帝,一方面是要为自己选个稍微听话点的皇帝。
靠谋逆登上皇位的人,最恐惧底下人也学他的老路子,掀翻他的皇位当新帝。
若选个本事极强却生性多疑的,那他上位后第一件要做的事,便是将有从龙之功的臣子全都杀掉。”
“另一方面,也要为百姓选个勤政爱民的皇帝。
性情软弱的人,往往更有同情心,更会设身处地思考做事。
誉王软弱不要紧,朝廷多的是雷厉风行的臣子,都等着辅佐新帝。
难得的是誉王天生对百姓怜悯。
在渤海国攻城时,对待外邦流民,他都还记得让将士不毁良田村落。
本朝建国二百余年,许多弊病越积越深。
上到朝臣,下至百姓,无不盼望能有一位仁德君主好好作为,使得局势中兴。”
妙辞听得认真,后知后觉意识到,其实席憬是在教她生存之道。
大到家国,小到一宅一室,选人用人,无非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
席憬话头猛转,“誉王在谈情说爱方面亏欠你的,哥哥迟早要他还。
不仅要还,还得让他付出惨痛代价。”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