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主斗牛士把布兰卡放到地面略微抖动吸引公牛注意力,然后对着公牛喝了一声,公牛就向着他的方向冲了过去,主斗牛士举着弯头剑也向着公牛冲了过去,只见他把长剑往公牛背部刺去,但是那剑被顶了出来,索菲亚长叹一声。
有连续两次依旧如此,主斗牛士又换了一把十字剑,用布兰卡引得公牛低头时,敲了下去,那牛立刻倒地。
索菲亚说这是一场失败的刺杀。
第二名斗牛士流程差不多,但是也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于主斗牛士亲自扎花镖。
索菲亚说:“通常情况下主斗牛士亲自扎花镖要比花镖手好看,因为主斗牛士本身就都高手。”
等刺杀公牛时这次的主斗牛士一下就把剑插进公牛后背直没至柄。
全场都鼓起掌来,有意思的是很多观众都在挥舞手中的白色手帕,索菲亚也在挥舞白手帕。
两人问她这是什么意思?她转过身来说:“斗牛士引斗精彩的话,加上最后一击即中观众就会挥舞白手帕,以示对主斗牛士表示认可。
主席台的主席看挥舞手帕的人多,就会奖励主斗牛士一只牛耳。”
果然看到主席台一个老者把台上的手帕摆了出来。
主斗牛士就去割了一只牛耳,举起牛耳向观众表示感谢。
索菲亚收起了手帕,但是还有少数人在挥舞。
索菲亚解释说:“如果大部分人觉得斗牛士表现的精彩绝伦会持续挥舞白手帕,主席台那位老者看到观众要求强烈就会再奖励一只牛耳,但是这样的情况非常少,我做记者这么久也就见过3次。
其实在这上面还有最高规格的奖励,那就是双牛耳加牛尾,不过她也从来没见到过。”
看完斗牛比赛后索菲亚问他们:“感觉怎么样。”
陆星蕊说:“比赛确实挺精彩,不过要是换个方式或许更好,毕竟这么对待动物有点不合适,毕竟牛在古代还帮人耕田种地。”
陈羽振说:“其实帮人耕田的并不是这种牛,你看咱们那的黄牛的牛角都是往后长的,而这种牛的牛角却是冲前的,感觉挺有攻击性。”
索菲亚说:“这种斗牛天不怕地不怕,啥都敢挑战,曾经就有牛去撞路过的火车,可能是觉得火车的汽笛声是在挑战它吧,当然牛肯定是撞不过火车的,不过目前西班牙国内也有大量的人抵制这种残忍的比赛,相信过不了多久这些就都会成为历史了。”
索菲亚又问陈羽振能不能把他们的飞行器作为新闻素材给她写,陈羽振同意了。
她又问起这飞行器会不会上市,上市后又会是怎样的价格?陈羽振无奈地跟她说:“目前还在测试阶段。”
并且问她:“是否有合适的旅游地点给他们推荐下。”
索菲亚说:“英吉利海峡如何?那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天堑。”
陈羽振想起之前看的二战史觉得来到欧洲不去英吉利海峡确实说不过去,欣然的接受了她的提议。
陆星蕊跟她交换了联系方式后就准备和陈羽振飞越英吉利海峡了,索菲亚也成为了他们在国外认识的第一个朋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