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喜红,那银红的正好。”
王熙凤答应了,贾母忽道:“凤丫头可瞧瞧,除了潇湘馆的窗纱,还有何处的窗纱也该换了。
若有多的再送云儿两匹。
那库里的布匹绢缎也理理,颜色鲜亮的也都拿出来做衣裳穿,把那颜色放败了可有什么有趣儿。”
王夫人便不说话了。
薛姨妈笑道:“可巧我那儿倒是前儿得了好几匹缎子,与她姐妹做衣裳正好。
宝丫头不爱这些鲜活颜色,我本要送过来,这几日因着忙,倒混忘了。”
王熙凤拍手:“那敢情好,我正愁没衣裳穿呢,如今倒得了两套了。”
巧姐抿嘴一笑,并不答话。
一时贾兰挤在巧姐身边唧唧喳喳,巧姐只是耐着性子随意答两句。
贾兰见巧姐对自己爱理不理的,看板儿更不顺眼了。
板儿得了探春房里的佛手玩,贾兰也要,硬是夺去了。
巧姐只觉得无奈,自己索性走开去听黛玉宝钗说话。
一时坐船,巧姐不愿与人争,就坐了后一条船。
她刚一上去,便见到黛玉坐在船后头朝她笑。
宝玉挨在她身边。
巧姐回了个笑脸,因着黛玉喜洁,板儿又不惯生人,巧姐并未坐黛玉边上,只在船头坐了。
贾兰本是要上第一条船,不见巧姐,闹着要坐第二条船。
李纨无法,只得命了奶娘仔细跟着,自己扶了王夫人上第一条船去了。
一时见到许多破荷叶,板儿突然道:“我前儿见他们挖出来的藕,竟比我的腿还粗。”
说着还比划了一下。
巧姐顿觉惊奇:“怎么种出来的?好吃不呢?”
板儿挠了头不好意思地道:“也不是我家的,是庄子前头赵乡绅家的。”
意思是他也没吃到。
巧姐便不再问了。
贾兰哼了一声,睨了板儿一眼:“什么莲藕,前儿薛姑奶奶家送来的那藕才叫大。
脆甜甜的好吃着呢。”
板儿脸通红,只低头去玩水不说话。
巧姐也偏头去看残荷。
贾兰觉得没意思起来,见巧姐目光随了板儿的手移动,心里一阵无名火起,从自己位上起身扑过去瞧。
虽是三个小孩子,同时集在一边,尤其贾兰还是这样生生压过来的。
那船立时就晃了起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