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佺期幸未遭诏斩,全赖中宗下了一道圣旨,对武周大臣不能滥杀,正如沈佺期在《移禁司刑》诗中所说,“圣旨垂明德,冤囚岂滥诛”
。
再就是因为所诬之人尚无确证。
神龙元年(o年),沈佺期被从狱中释放,改为流放驩州(今越南荣市)。
被流放的人不能结伴同行流放是罪人,路上有人押着走,每天走多远,也是有严格要求的:“骑马者,日七十里,骑驴及步,五十里,车三十里。”
五十岁的沈佺期就这样一路被催着骂着,经过唐
朝疆域的一半,历时数月,走到了越南,期间艰辛可想。
按唐律,流放人员还要戴枷干活,“在外州者,供当处官役及修理城隍、仓库,及公廨杂使”
,即修官衙、仓库、城隍庙等诸类杂活都要干。
沈佺期自然愁肠百结,写下不少悲情诗篇。
流放的路上,沈佺期作《入鬼门关》诗曰:“昔传瘴江路,今到鬼门关。
土地无人老,流移几客还。
自从别京洛,颓鬓与衰颜。
夕宿含沙里,晨行冈路间。
马危千仞谷,舟险万重湾。
问我投何地,西南尽百蛮。”
初达驩州,沈佺期作《初达驩州》诗曰:“流子一十八,命予偏不偶。
配远天遂穷,到迟日最后。
水行儋耳国,陆行雕题薮。
魂魄游鬼门,骸骨遗鲸口。
夜则忍饥卧,朝则抱病走。
搔向南荒,拭泪看北斗。
何年赦书来,重饮洛阳酒。”
沈佺期曾登临驩州南亭,盛赞风景之美丽,但他游山玩水是“聊欲缓归心”
的,他同时写了不少望乡思国的诗篇,情甚哀矜。
《驩州南亭夜望》就是其中的一,记述了他当时“望乡”
的真实情景:
“昨夜南亭望,分明梦洛中。
室家谁道别,儿女案尝同。
忽觉犹言是,沉思始悟空。
肝肠余几寸,拭泪坐春风。”
流放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呢?什么时候朝廷能大赦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