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你还是答应了他们,要替他们查独孤忱。”
李休璟唇梢挑起,“清嘉你的谋算到底是什么?”
“刺史好奇心太重,可是会害死人的。
放心,至少我的筹谋是不会害你的。”
裴皎然笑了笑将书信账册推到李休璟眼前,示意他自个来看。
书信不多,只有十封。
但书信所记载的内容却是从贾公闾出任方镇一直到入中枢,长达数十年。
每一封皆是他对河西和安西诸方面的安排。
账册则是贾公闾每年进献的财物珍宝的记录。
翻着手中账册,李休璟冷哂,“这账册怕是独孤忱瞒着贾公闾所记。
这是一把能用的好刀。”
话落裴皎然轻笑。
这点上她与李休璟不谋而合。
独孤忱和贾公闾之间,说白了是因利而聚,为了防止对方突然反戈,自会留下用以钳制对方的证据。
而这本账册记载了这些年他进俸给贾公闾钱财的数额。
“贾公闾也是进士出身,由县令出任武威刺史。
彼时适逢河西节度使王沛病逝,河西诸兵将皆奏请他为帅,而长安的中书许处厚、内侍张让皆奏请以其为河西节度。”
裴皎然屈指轻扣案几,眼露讽刺,“一年后他升任尚书右丞,而同时朝廷委派了羽林将军独孤忱出任方镇。
据说独孤忱出了两万贯给神策中尉,又在贾公闾的举荐下才得以出任方镇。”
独孤忱当然有军功,但是这些军功并不足以让他能够出任方镇。
神策大将月俸不过三十八贯,一年收入不过四百余贯,若是在恪尽职守,不贪墨的情况下,至少需要五十年才能凑齐两万贯。
即使他能在三十五岁前从普通军官升任至神策大将军,至少也得到八十五岁才能凑够贿赂神策中尉的钱。
抛开本身家底不谈,独孤忱当年俸禄不过三十贯,如何也凑不齐出任方镇的钱。
所以独孤忱只能采取“寅吃卯粮”
的方法,向神策中尉借贷,得以出任方镇。
负责的独孤忱在到任上后,为了还贷和搜刮财物讨好中枢,就加倍搜刮百姓,克扣军资粮饷,赏赐等物。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