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小说

第99章(第3页)

他责怪道。

“骨头折了嘛,很正常!

养个月就好了。”

妙如不欲多说此事,省得他替汪夫人感到愧疚,转移话题道,“派到淮安送信的人,来音讯没?师叔再不来,怕等不及了?”

“什么等不及了?”

敏锐捕捉到不寻常的讯息,他追问道。

“爹爹要辞官归故里,等母亲生下弟弟后,就要启程了!”

“为何?”

汪峭旭急了,问道,“姨父是探花,可一直呆在翰林院里的!”

妙如神色有些不自在,一时不知如何答他。

说她父亲不想站队,不愿当肉夹馍,怕被两边的人利用,对付他的外公?

作为杨景基的女婿,父亲不管站哪边,都有人会跳出指责他,或许当初与杨家结亲时起,他的仕途中已埋下隐患。

历史上势大盖主的权臣,最终下场都会不太好。

生前没覆的,身后家眷也逃脱不了,要遭秧代之受过。

更何况杨阁老当年还是站错了队的!

她似乎有些明白,当初他为何会把女儿嫁人当填房了。

大姨是汪家二房唯一的儿媳,还生了嫡子嫡女。

长公主虽然失势,可她毕竟曾风光过,圣上再不给姑祖母面子,她是圣祖爷最宠爱的妹妹名声还在。

看到掇芳园并没被收回,就知这有仁义之名的帝王,在尊敬长辈孝道名声上,还是不敢马虎。

她的祖父钟正声对陛下的恩情,让他也不会对钟澄及妻子动手。

不然,他就在清流文官眼里,就成了薄情寡义,恩将仇报的形象。

还会失去臣心,让那些还在为他卖命的属下心思动摇。

而钟澄也不可能休妻自保,出身书香世家的文人,最爱惜羽毛,不会让自己背个忘恩负义的骂名,毕竟杨阁老救过他家人。

九、十年前,杨景基唯一的子嗣,才五、六岁。

就是家族覆灭,一个稚童也容易保得性命。

有两姐夫在,还怕过不上安稳日子?而争位一案中,杨阁老最多只算从犯,主犯靖王夫妻被圈禁起来后,轮到杨家,摊不上灭九族的大罪。

故他直系子女的归宿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