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晚景,落霞栖山,沙渚飞雁。
一叶舟渡于孤屿清江之中,水波正好,炊烟袅袅。
船家一棹犁开满江秋色,遂即兴歌曰:
“秋日生白露,林壑没苍烟。
悠悠此心何事,天地最缠绵。
说到穷时悲处,试问羲轮上古,谁可得推迁。
霜电忽生骤,人世几沧桑。
青云暮,音韵古,枕空泉。
仙山知在何许,茅屋老于前。
便欲寻春买酒,独木那须题句,相对话愁边。
长啸上山去,风月自年年。”
船上的客人端起茶盏,浅尝辄止,轻轻说道:“长啸上山去,风月自年年……妙极,妙极。”
另一少年挑开帘子,看着船家:“老人家,没想到您还有这等诗词文赋。”
那船夫嘿嘿一笑,道了声“哪里哪里,不过是卖弄文采罢了。
年轻有志无时,渡不得人,老来只能渡一渡自己了。”
“这话倒奇了,如今你不正是在渡人?”
少年疑惑。
“呵呵呵……自怜身是幻,那得更无言!”
船家畅快地笑了笑,突然说了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来。
船客顿时肃然起敬:“前辈竟是禅门弟子?真是失敬。”
船家只是笑着,答道:“公子说笑了,老汉不过一介船夫,早已投身这滚滚红尘,前事休矣,前事休矣……”
船客了然,只道他是佛门俗家弟子,或是有什么难言之事,也不再多问。
这船客正是顾见春一行人,此刻扁舟已过重山,过了桑水,再有半日便可到黛州。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