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两口种点地,又有铺子的收入,够他们舒服过日子了。
李氏心里虽不痛快可也说不出什么来。
方青山去城里看铺子,天冷不方便回家就住在方牛子家。
吴氏则把门一锁,也来给大闺女帮忙。
方氏还有些担心:“娘,你来给我帮忙,大宝娘会不会说嘴?”
吴氏满脸不在乎:“她当儿媳妇的还管我这婆婆不成。
这人越来越不上道,上眼皮子只看到下眼皮,眼光短得很。”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以前就李氏一个儿媳妇,吴氏觉得她勉强能入眼,如今跟大方明理的香草一比,李氏就显得上不了台面了。
李氏可能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就拼命得跟香草攀比,千方百计的想挑她的错。
她越这样,众人对她就越反感。
方氏为人厚道,也没跟着落井下石,就劝吴氏道:“人哪能都一样,只要大面上过得去就行了。
毕竟她当初嫁进来时,咱家可穷着呢。”
吴氏一想也是,自家大儿子又不多出挑,人家要是哪哪都好,会嫁到他家来?经大女儿这么一劝,她对李氏的气多少消了些。
方氏等人开始像去年一样忙着洗番薯做粉条,方宁姐妹几个还要给饭庄做鱼丸和方便面,一家人忙得脚不沾地,不过谁也没说累,个个脸上洋溢着喜意。
静宁的气色越来越好,渐渐地恢复了女孩子该有的活泼俏皮。
很快就到了年关,粉条也做完好了正在晾晒。
方氏就给刘大同一家结算了工钱让他们回去过年。
一家人对这夫妻俩自是感激不尽,欢欢喜喜地回去了。
忙活了一个来月,方氏决定歇息几天先进城去办年货。
因有吴氏在家看门,她就打算把四个女儿全带上出门逛逛。
说来也巧,方氏头天刚打算好要出门,次日一早,小木头就过来问他们一家要不要进城。
方氏迟疑一下也就答应了,不过她心中想着,这回怎么着也得给车钱。
一家人说说笑笑朝村口走去,宋老财一看这么一大帮人,就瞪了大儿子一眼,哪那么巧就碰上了,肯定是他招来的!
宋乔低着头假装没看见父亲不满的目光。
不过,他没想到夏宁也会来,脸上就多少有些窘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