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姜这爆发力真的望尘莫及,我听我们王指导和李教私下聊天的时候说,院里的吴主任不知给老宁悄悄打了多少个电话,就是想劝翼哥回来。
说他虽然耐力大不如前,争全国冠军难,但在u市拿个奖不是问题,应该再为u市和学校争争光,不过老宁都没搭理。”
“放得什么大头屁!”
这话说得好多人为姜翼义愤填膺,“翼哥前几年给争得光还不够多吗,要不是老宁那时候和x校的领导闹矛盾,翼哥会愿意放弃保送名额陪着老宁留在这里吗,x校可是散打国家队小总部啊,哪儿轮的到u体捡皮夹,前两年白得那么多冠军,竟然还不知足?”
“吴老鬼这废物利用的口气是什么意思,老姜的耐力再不好,也只是相对爆发力来说,跟他自己巅峰比是有下降,但是甩飞一般的小垃圾完全没问题。”
体院这种地方,某些时候比其他专业院校残酷多了,音乐绘画跳舞还可以熟能生巧,多练总是没错的,但体育却不,努力型选手和天赋型选手之间隔着沙漠隔着海洋隔着南北两极,别人的随便一跑一跳大概是有些人一生都达不到的遥远天际。
姜翼就是罕见的极强天赋型选手,没受伤前,他能横跃好几个专业,不练散打也有的是路可以走,天分之高体能之好让人连嫉妒都打不起精神。
受伤之后,他依然能傲世凡人,告诉普罗大众他的碗就算被老天爷砸穿个洞,剩下的饭都比你家锅里的多。
“哎?老姜是为老宁才留下的吗?我怎么听说是他自己看不惯x校某几个教练稀巴烂的作风,z校、校那几个地方都官僚主义得很。”
“我这儿的版本是说翼哥嫌弃北方离家太远,就爱u市。”
“前两个有道理,这版本有点假,一大老爷们儿还走不开家了,又不是有心上人在这儿盼着。”
“不管哪一个,总之u体没少占便宜,吴老鬼真他妈会得寸进尺,还拿个奖不是问题,翼哥的伤就在那里,医生都说不能长时间剧烈运动,在他嘴里怎么这么轻松。
万一练废了他给负责到底吗。”
一个职业散打运动员的黄金年龄在十五到二十五岁,身高175到180为佳。
姜翼其实偏高,武术圈有句话“一寸长,一寸强,”
如果高个子够敏捷,基本没矮个子什么事,可惜高个子多笨拙,力量大速度弱,打起来优劣势并存。
姜翼却不,他臂展长,下盘稳,灵活度与身高不成比例,上了场攻击范围简直惊人。
这种反科学的存在就是俗称的天赋,不可思议的天赋,与生俱来,难能可贵。
按理说,二十一岁,他的辉煌之路才刚刚开始,却被迫在璀璨的戛然而止。
天才陨落,梦想折断,是每个搞体育的人都能体感到的切肤之痛,这让姜翼的身上更多了一种悲剧英雄般的沉重烙印,尤其他受伤的原因还不一般,是为了救人,令人更觉扼腕叹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