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语气似乎在说平常家事,但细微处婉转顿挫,使人不得不为之感动。
我接过话茬:“怪不得大哥你对我的情况了如指掌。”
王珏摇头:“因为太平书阁的体系千疮百孔,所以能够保护君王才是第一要则。
原本在宫廷内部,是没有太平书阁成员的。
但淮王事发以后,阿览亲自在宦官选择了一人守在陛下左右。
他就是杨卫辰。”
我心底顿时彻悟:“是他?现在他在哪里?”
王珏答道:“卫辰的父亲原来为扬州的一名鸿儒。
多年以前因为得罪淮王党羽,他无故失踪。
从此全家坠入困境,卫辰才自愿净身入宫。
阿览说,他第一次到昭阳殿见神慧。
那天先帝派上书房的一个小太监前来传令。
夏日炎炎,杨卫辰立于烈日之下纹丝不动且神态安宁,颈部扣子严严实实。
他小小年纪,毫无浮躁之心。
就给阿览留下好印象。
内宫只有他可担此重任。”
我回忆起来,初次见到王览,来传令的那个小太监给王览的笑脸。
果然是杨卫辰!
有的记忆清楚如昨日,但细节处不经人点拨,想不出来前因后果。
杨卫辰为我亲信,首先是王览引荐。
他沉默寡言而心思缜密。
普宫内侍,无人可及。
桨划水,声声快。
我问:“他那天去通知庞颢了吗?”
王珏说:“太平书阁人要想传递消息,有千万种办法。
卫辰虽然通知了庞颢,他本人却没有离开宫殿。
至今他还和宋彦隐匿在宫中。”
我哑然:“宋彦还活着?”
“应该是。
那天卫辰推知宋彦会寡不敌众,所以在与柳昙大军交战之前,宋彦已经被他劝说离开。
我现在也没有确切的消息,但我估计以杨卫辰的大智慧,如今内宫中才是首都最安全的。
他们还会选择其他地方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