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想着,吕文征不免有些非议,他是信奉礼法大于一切的迂腐老臣,更因对萧清规早有先入为主的偏见,落座后许久才发出一声冷哼,茶也不肯喝上一口。
萧清规假装对他的打量全然不知,一心品茗,二人仿佛在无声较量。
终是吕文征先耐不住,沉声道:“不知长公主殿下召见老臣所为何事?还请长公主陈清。
老臣年迈,本该致仕还乡,若非为先帝之托,又不肯假手于旁人,这才亲自修史。
今日老臣奉长公主之命进宫,一来便是荒废大半日光景,老臣不免惶恐,有负于先帝。”
萧清规听出他的言外之意,提及先帝之命,不过是向她这个内闱的女流之辈施压,告诫她切莫多事。
“荒废”
二字则有些大胆,已经认定萧清规请他入宫乃是无故召见。
她全当听不出来,温吞着解释:“父皇临终遗愿有二,一则收复江南失地,隆亨二年,皇兄亲征江南,水战数月,大捷。
二则重修旧史,编撰新史,陛下既将此事托付本宫,本宫自当尽心。
太师年迈,本宫专程请旨,命十二翰林入太师府,不忍见太师奔波,仅每月初一十五到翰林别院呈与本宫复议,可编修好的卷本到了本宫手里,却迟迟不见太师……”
“长公主为我大誉殚精竭虑,果然不枉费先帝亲封景初之名。
先帝若泉下有知,想必也不免悔恨,临终前与长公主龃龉颇多,伤了父女亲情。”
吕文征将萧清规的话打断,暗带讥讽道。
元徽二十一年秋,世祖皇帝萧复身染头疾,卧病在床,辍朝数日。
萧清规身为其女,常去侍疾,萧复执意下旨为萧清规选婿,萧清规不愿,多次忤逆,故而父女之间经常争吵,气得萧复病情愈重,宫内宫外皆知二人素来不睦,亲情淡薄,此为吕文征所谓的“父女亲情”
。
元徽二十四年春,萧复驾崩于太极殿,年仅十六岁的太子萧旭继承大统,改年号隆亨。
天子年幼,萧清规从旁辅佐,干政数年。
直到隆亨四年,她才在朝臣非议声中放权,退居后宫,再未入过太极殿,此为吕文征所谓的“殚精竭虑”
。
内室沉默许久,针落有声,萧清规看似在追忆先皇,却面无愧色,很是冷情。
吕文征看在眼里,更觉鄙夷,本以为这场会见就要到此为止,打算施礼道别,萧清规却像顷刻间就忘记吕文征刚刚的讥嘲似的,翻开桌案上的卷本,经寿眉送到吕文征面前。
吕文征拎起卷本一看,满纸墨迹,萧清规留下的朱笔批复分外显眼,这一页记的是萧复十年复国之始,于濯湖湖畔结识宋长庚夫妇,后在离亭与宋长庚结义,共图复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