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小说

第一章 锦样年华水自流(第3页)

给冬郎正式取名的时候,明珠广泛征求宾朋意见,根据《易经》里“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

,给自己的长子取名纳兰成德;根据佛教术语“容有释”

(解释经论时,除正义外,容认傍义,称为容有之说,亦称容有之释)、“般若”

(智慧、超世俗的认知),取字“容若”

后为避太子“保成”

名讳,改为性德,一年后太子更名胤礽,于是纳兰性德又恢复本名纳兰成德。

必须提及的另外一件重大事情是,在容若出生的八个半月以前,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纳兰容若的表哥爱新觉罗?玄烨出生,他就是8岁登基的康熙皇帝。

这位日后威震四方的表哥,在纳兰容若一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容若满周岁之日,刚刚站稳,只能摇摇晃晃走两步,眉梢、眼角,纯净如新叶上的露珠,还没来得及染上人间愁怨。

明珠按照习俗准备了各式各样的东西,书籍、刀剑、碗碟、珠宝、衣帽,一应俱全,让容若自主抓取。

此所谓“抓周”

亲人们围着容若,不停地拿各种物事逗引他:

“来,冬郎,看这里!”

“哇,冬郎,这个是好东西哦!”

小小容若东张西望一阵,顺手抓取了两样东西:一手珠钗,一手毛笔,再也不肯放下。

明珠叹道:“看来此儿长大后必为情种,必擅诗文。”

不知是明珠料事如神,还是天意果真如此?

容若自幼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不到十岁就可以做出非常像样的诗,甚至每每出口成章。

徐乾学在《通议大夫一等侍卫进士纳兰君墓志铭》中写道:

容若)自幼聪敏,读书一再过即不忘。

善为诗,在童子已句出惊人,久之益工。

我相信这绝非溢美之词,更不是杜撰。

所谓“过即不忘”

,是说读一遍,就记住了其中的意思。

但真要一字不差地整段整段背诵,还是要熟读方能成诵。

当然,极少数记忆奇才除外。

至于“在童子已句出惊人”

,天分稍高的孩子,无论古今,倘若从小就喜读诗书,耳濡目染,那么六岁开始作诗实在很正常。

不必例举人尽皆知的骆宾王七岁作《咏鹅》,且说我自己亲眼所见。

几年前,一个六岁的小男孩儿只花了十几分钟就写出一首以“母爱”

为题的现代诗:

母爱

有一样东西,

在我心中飞扬,

又非常稀少,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