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家劈手甩了她一巴掌,喝道:“我家小姐如何,别人不知,我们岂有不知的?这一巴掌是代我家小姐赏你的,滚。”
这一巴掌下去,王婆子半边脸涨的如猪头一般,哪怕接话,捧着脸灰溜溜出门,去寻陈公子商议去了。
且说姚滴珠回房,伏在床上痛哭不止。
小桃红劝不住,去寻小姐的远房婶母丁氏。
这位丁氏在莫家巷尾居住,守寡多年又无所出,姚小姐小时也常来往。
自姚夫人去世为避嫌就不肯再上门。
滴珠常常隔个把月送柴米与丁氏,丁氏闻得这个侄女风评不好,也略劝过几回。
所以小桃红病急乱投医就想到她,一路小跑到丁氏家,把前事都说了一回。
丁氏其实极喜欢滴珠,听说侄女受辱,扔下手里的纺锤就来。
姚滴珠哭的面如金纸。
丁氏如何不心痛,抚着她的背道:“儿呀,这是那个姓陈的臭小子无赖,不是你的错。”
姚滴珠心里只怪自己平常行事孟浪,听得至亲这样说,那颗揪紧了的心略松一松,转身又伏到婶母怀里哭泣。
丁氏搂着她,劝道:“傻孩子,你娘去的早,女孩儿规矩你不知道不是你的错。”
姚滴珠抬起头来,含泪道:“不就是三从四德那些?我哪样没有?”
丁氏叹息道:“做小姐的,就要守在闺房里,读书也罢,刺绣也罢。
休说陌生男子,就是自家的兄长,也不随意说笑,才人人夸她呢。”
姚滴珠哼一声道:“这样说,松江府里找不出几个好小姐来。”
丁氏笑道:“如今世道是不同了,小姐们都能出门上女学,就是独力出头做生意的也不少。
说到你开个铺子,人人都夸你呢。
只是一条儿,你不该和那些公子们来往,常常一处吃酒游乐,人家怎么不说你。”
滴珠涨红了脸辩道:“又不是我一人,哪些不是好些同窗一道。”
丁氏叹气道:“男人饮酒做诗,那个诗酒风流,哪有好好的女孩儿家夹在里头?这是把小姐们当什么呢?”
姚滴珠回想每次诗会并无异样,还要辩白。
丁氏拍拍她的背,又道:“你叔叔年轻的时候也有诗名,住在南京和一班名士唱和,也有几个来宾楼的女子混杂在里头,当年都是极有名头的,人都说是才女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