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秋莎采用的是载重卡车作为底盘,安装8个导轨式发射架构成移动式火箭炮发射系统,可挂载16枚-13型固体燃料火箭弹,战斗射程达8500米。
这在当时,确实是当之无愧的no1。
其发展历程可追溯到沙俄时代,在一战爆发后,当时的毛熊就开始计划在飞机上安装大威力的航空武器,然后就从研发成功的航天火箭中衍生出火箭弹。
在1938年10月,毛熊正式开始进行火箭炮车载实验,这就是喀秋莎火箭炮。
威力大、火力猛,一次就能发射16发火箭弹,可大面积杀伤敌人。
在s2的时候,以毛熊当时的国力,就是说用火箭弹洗地都不过分。
因为他们有一个喀秋莎火箭炮连。
这在当时的战场上,哪个遭的住啊。
但他要用车拉着走,这个就有点难度了。
现在的兔子哪里有卡车拖拽这个玩意。
张天脑海里面浮现出了一个非常合适兔子现在用的火箭炮。
那就是107火箭炮。
这是后世兔子自行设计的一种轻型牵引式多管火箭炮,主要用于发射107毫米涡轮火箭弹。
六十年代开始研制,然后三个时间设计定型并投入批量生产和大规模装备。
相比于喀秋莎,这国产火箭炮的结构更加的简单轻便,由3排12根发射管,橡胶轮胎分叉式滑架,瞄准镜,炮架,高低轮和方向轮、前后杆等组成。
还可以把发射管单独拆卸,扛着走都没问题,还可以根据战场上的需求,进行1管、2管、4管、8管等不同组合使用。
还不用卡车拉着走,有人扛马拉都可以,甚至在山上也能用,拆卸就抱上去就行。
而分解下来的单个零件不足三十公斤。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