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小说

第28章(第4页)

十九岁的清俊少年一袭石青色衣袍,带着一路征尘在候府门前下了马,见到前来迎他的弟弟,无一字寒暄,开门见山地了当问道。

闻言,那厢的张侈却是神色凝重,微微摇了摇头,一双秀逸的眸子里满是忧色:“殊无好转,且……各样的补养之物日日用着,阿母她却是又见消瘦了。”

说到这儿,十五六岁模样的少年看着兄长,眸光里带了深切的希冀,问:“阿兄此去兰陵,可请到了那位医称国手的黄公?”

“嗯,”

张寿颔首,神色也微微缓和了些,对弟弟露出了一个安抚的笑“他老人家随后便到。”

“黄公已是花甲之年,御不得马,便乘了安车,是以脚程慢些,路上足足费了半月辰光。

我一路随行到长安城外,方才辞行,先他一步回府布置接待事宜。”

“那便好。”

张侈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眸子似乎都明亮了些,这些天来面上头一回带了些微笑意——忧心如焚地盼了好些日子,神医总算是被请回来了。

阿母的病……待用了对症的良方,再精心调养,应当很快就能见好了罢。

“对了,阿兄,旁人不是都说这位黄公年纪大了,性子又清傲倔犟,所以从不出诊的么?”

顿了顿,他忽然想起当初最令自己担心的那一茬儿,不由问。

“心诚则灵。”

闻言,张寿只淡淡应道。

丝毫也未提自己在以宣平侯府公子的身份求医碰壁后,苦苦在黄公府外盘桓了半月,谦卑已极,恳切陈情,最终才打动了老人家这些个中曲折。

他们兄弟二人的生母过世时,他才满两岁,尚是懵懂不记事的年纪,阿侈更是初初诞世的婴儿……自他们初谙世事起,唤作“阿母”

的,便是如今病榻上那个关切疼爱了他们十五年的慈爱长辈。

虽无血缘之亲,但这些年来,她将他们视若已出,关切入微,付出了一个慈母为儿女能做的所有……

“对了,阿母的饮食起居,这些日子照料得可还精心?”

兄弟二人相偕进了门,张寿细问道。

“怎能不精心?阿父这些日子依旧是日夜不离地守着阿母,连平日洗漱更衣之事也亲自照应,不假他人之手。”

想到父亲日渐憔悴的形容,神色间忧虑更甚“这些事情看着琐碎,但昼夜不歇其实也劳累得很。

阿父他自幼习武,体魄一向强健,近日里竟熬得鬓边生了白发。”

闻言,张寿心下微惊,过了好一会儿方才略略平复了心绪。

既而默然一叹……父母十多载夫妻,伉俪相偕,情意笃深,阿母的病每况愈下,阿父如今只会比他们更忧心如焚。

兄弟二人一路细说着近日母亲的病况,一面加快了步子向主院的寝居走去……

鲁元长公主缠绵病榻已近半载。

宫中的数十名医工几乎日日守在宣平侯府侍奉,连长安城内外稍有些名气医者也都尽数请过了一遍,但,却是不见分毫起色。

是以,张寿才不远千里,亲自去了兰陵为阿母延医。

次日,宣平侯府,内院正厅。

“长公主的病症,乃起于于多年间波折坎坷,心事沉重,思虑过度……病根早已种下。”

六旬老者鹤发苍颜,面貌清瞿,此时捋着颔下长须,神情罕见的沉重“七年前,分娩之时亦不顺遂,以致气血两亏。

近日,又遭逢至亲逝去,是以,多年的积郁一触即发,病来如山倒……”

“那,请问这位阿翁,我家阿母的病当如何救冶?”

立在张敖身侧的一个年约六七岁的稚嫩孩童,却没有多大耐性听医者的条分缕析,只是神色焦急,直接了当地问道。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