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与李儒越谈越投机,贾诩道:“文忧兄见解独到,对天下局势之分析,入木三分。”
李儒拱手道:“文和兄过谦了。
吾之所言,不过浅见,贤弟之才,方为出众,为何不谋一职乎?”
贾诩叹气道:“吾原本以举孝廉入世,在京都做议郎,可宦官专权,党锢之祸所致,汝怕危及自身,故而辞职回乡!”
李儒点点头道:“宦官弄权民不聊生,党锢之祸危害至深,文和兄深谋远虑,能看清形势,吾佩服!”
贾诩摇头道:“今皇帝年幼,宦官专权,吾实在看不清天下英雄谁能破而后立!”
李儒小声道:“文和兄,汝观我岳父如何?”
贾诩疑惑看着他,又缓缓小声道:“董公威名名扬凉州,只是如今被贬,不知董公能否再翻身?”
李儒呵呵笑道:“文和兄误解,我岳父虽心高气傲,但腹有韬略,假以时日必能一飞冲天,只是他这人爱面子,如文和兄能劝之,我想岳父必考虑一番!”
贾诩纳闷问道:“文忧之才不压于我,何不劝之?”
李儒笑了笑道:“吾乃他小辈,必被他训之,文和兄劝则不同,望文和兄助力!”
贾诩无奈点了点头。
张济看着二人,心中想道:“此二人若能为董公所用,必是大助。
今后在董公麾下,董公之势,恐更难挡。”
杨定瞧着牛辅,心中暗思:“此人虽不善言辞,然其豪迈之气,令人折服。
董公有此婿,亦是幸事。”
胡轸则只顾饮酒,心中念着父亲胡忠,又望着董卓,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贾工和董卓酒至半酣,见董卓面色微醺中似有愁绪,遂询问董卓今后打算。
董卓听此一问,长叹一声,感慨道:“今吾被贬职闲置家中,前途迷茫,如孤舟漂泊于茫茫沧海,不知归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