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
曹子建准时来到了古茹轩的店门口。
此时,店门口外除了站着谢丹青外,还站着一个年约十八九岁的女子。
女子留着一头干练的短发,着一袭素雅旗袍。
旗袍衣袖略宽松,但不失优雅,仿佛带着一股淡淡的书卷气息。
在其肩上挎着一只手工制作的布包。
看布包鼓鼓囊囊的样子,想来里面装的应该是一些书籍。
等到曹子建靠近,谢丹青率先开口道:“先”
本来谢丹青想喊曹子建先生的,但想到昨天曹子建的话,到嘴的话立马改口道:“子建,这位是苏木慈。”
“你之前不是说教孩子识字就行吗?所以我就让她来了。”
“至于工钱,也不用那么多,只要您能给她保障基本的吃喝住行就够。”
随着谢丹青话音落下,苏木慈有些紧张的看向面前这个比自己年纪大不了多少的曹子建。
她怕曹子建不要自己。
因为这年头,别说女教师了,就连女大学生都很少很少。
原因无他。
在传统的封建礼教制度下。
华国古代,一直奉行的都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准则。
在古代,女子是禁止进入校门的,他们只能关在门中接受传统的家庭教育。
直到清末民初时期,华国才有了第一家女塾,成了其后女子学校的开端。
从而开始推动了华国女子教育的发展。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