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上行走的人群已经没有江苏人的清秀与水色,多的却是粗壮,口音也是北方的“侉”
了。
一两个体形较壮的女人站在洗头房门前,画了一脸劣质的妆,一边向李光明招手,一边用粗而侉的家乡口音说:“小当兵的,来呀!”
当地的物价却是出奇地便宜,李光明花了十元钱要了一荤一素一汤。
主食是那种黑而粗糙的煎饼,硬硬的,难以咀嚼。
后来,李光明习惯称那种煎饼为牛皮纸。
报到的师部还在一个村庄附近,李光明花了六元钱坐一辆三轮车去的,当地人叫那种三轮车为马自达。
司机是要八元钱的,李光明讲去了两元钱的价。
到了师部后,干部科一位干事对李光明说,从车站到师部只需两元钱就可以了。
李光明想着,到底是穷山恶水,草寇刁民的地方。
干事让李光明到招待所那边等着,下边一个团将会派车来接他。
一直到晚上六点多的时候,一辆吉普车才来接李光明。
上了车,团里的干事问李光明怎么就一个包。
李光明说行李在火车站呢。
干事让司机调头,到火车站取行李。
李光明对干事说:“太晚了,明天我自己过来取。”
干事说:“太远,出来一趟不方便。”
取了行李,车一直向北驶去。
天还没有黑,透过车窗,李光明看到路的两边全是庄稼地。
行驶了一段时间,李光明看到一个村庄的标牌:李庄村。
干事说那里就是团部。
可车并没有向团部方向去,而是继续向前行驶。
又过了一段时间,李光明突然看到前面一个大标牌:欢迎再来江苏。
李光明想着,这是哪里呢,已经过了江苏了。
天已经模糊的黑了,路旁已经没有村庄,除了吉普车的声音及灯光,四周是一片模糊与宁静。
夏日的风从车窗吹进,凉凉的,李光明迷迷糊糊地入睡了。
又不知什么时候醒来,车已进入一个小镇,闪闪亮亮的有也许灯光。
经过小镇,车一转,却向西行驶了,车外已一片漆黑。
可能行驶在泥土路上,不停地颠簸,又有风卷起尘土扑在脸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