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你们就是孤的亲军和天子的禁卫军,我希望你们能够成为一支勇武之师,不负孤的期望只不过呢,某家眼界比较高,普通的军卒,达不到要求某家还不上。
不过,大家即然成了孤的手下,寻常的时候,只要服从军令,某家倒是能够保证大家天天吃上饱饭,有衣穿”
李岌说完这一段,连个鼓掌叫好的都没有,那些军卒们依然是面无表情,根本没有什么反应,现场的气氛有些尴尬。
“各位原来是镇军,平常务农,战时为兵,到了晋阳这里,还是一样。
另外,如果今后大家认为这里的日子过得不错,可以让全家都移居晋阳,孤负责进行安置,再次向大家保证你们,包括你们的家人,孤会让大家过上好的生活“李岌见还是没什么反应,于是当着众人大声说道,“现在,散队”
这支部队没有营指挥,只有各队都头,一共十名都头,每人指挥一百军卒。
在解散之后,石敢带着几十名亲军,一起帮着管家王存去安排庄园里军营的分配。
这是一处原来晋军废弃的军营,营内有十几排黄土夯筑而成的土屋,另外还有十几座养马的棚圈,已经塌了四、五座。
李岌提前知道安排,但也没派人过来收拾一下,这座残破的营寨就是留给这些人过来收拾。
先让大家养成劳动的习惯。
军队本身就是一头吞金兽,日常花费巨大,李继岌准备把这支职业军队改造成民兵,养成自食其力的习惯。
这些新来的定州义武军卒一开始只好委屈的挤在这些破破烂烂的土坯房里,在分配好住处后,基本上已经将所有能住人的地方挤得满满当当。
好在李岌知道新军刚到,先行犒赏一下,命人送来了两头生猪,几十袋白面以及菘菜、粉条、腐等物品,熬了几大锅肉菜,倒是让军卒们感觉这顿犒赏的伙食倒还不错。
这些人吃饭的样子,李岌就知道他们并不算难养活。
唐末五代的军卒日子过得并不如意,干得是土匪的活,得到的却是仅仅勉强够维持家人糊口大部分抢来的财货,又都被军官们一层层给搜刮走了
郑季璘作为王德派来帮助太子的统兵将领,倒也没什么意见,对于李岌的安排,一概遵命行事。
李岌在解散后找来这些都头们挨个询问了一番,在得知定州军寻常时候也是亦农亦兵,大家对于干农活倒也熟练,于是就松了口气。
怕就怕这些家伙们什么也不会干
三千义武军自然是不能聚在一起,被平均分派到了榆次、清源和北苑这东、南、北三座屯田庄园。
李岌又在阳曲和忻、代一带招募了一千名青壮,再加上周光辅和安金全调来的两千步军,与义武军混编在一起,组成了拱卫晋阳的三营六千禁军。
在河滩里清理淤泥,支模、拌料,打地基,其后砌青石条,中间浇筑混凝土基本上全都是依靠人力来完成,虽然有一些杠杆或是滑轮等辅助器械,劳作的效率相比于后世,依然是低得令人发指。
干活吃饭也没什么好抱怨的,特别是在到原来太子的亲军都下了河滩,来自义武军士卒也就消了大半的怨气。
人啊,不怕受苦受累,就怕遭受不公正的待遇,只要大家一样,这心里就平衡了。
这修堤筑坝,是件极为消耗体力的活计,李继岌为军中的伙食相当不错,每两天都会有一顿肉食,这也是大家能够这么忍受下去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这个年代,肉食对于普通人的吸引力,是后世人无法想象的。
现在,李岌手下已经有了6000名将士,不过军马暂时只凑起不足400匹。
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