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厂和苏联学习的模式,打造了四大创作集体。
每一个集体都有一个核心导演和若干其他导演,以及摄影,美术,道具等拎出来就是一套完整的创作团队。
除此之外,北影厂还培养了很多青年导演,张铮,王好为等,这些年轻人现在就属“其他”
导演。
足可见北影厂的实力有多么的雄厚。
而陈怀皑,凌子风等人就这些创作集体的核心!
“我觉得可以拍,这个故事寓意很好,主题也很正,最主要的是思想觉悟性很高,唯一不好的就是里面有一部分内容太过直白,大胆,我觉得如果拍摄的话,得改!”
陈怀皑率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很多人听完点了点头,认同陈怀皑的说法,庐山恋的故事他们都看了,改编起来没多少难度。
故事框架本身就很适合来改编电影。
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里面有一些关于亲吻,拥抱的戏份太过直白,不符合当今这个时代。
但是女主设定是归国华侨,他们倒是可以理解。
“我不同意陈导的想法,我觉得这恰恰是这个故事的精彩所在,我们是北影厂,就要敢于人先,思想开放不代表就是不正确的,国家政策在好转,女主的身份是归国华侨,如果剧情设定太保守,那么人设就很难成立。
会让观众感觉很别扭的。”
有人赞成就有人反对。
不过大家的想法很一致,庐山恋故事很好,可以拍,也愿意拍,甚至有几个导演毛遂自荐,想拍摄这个故事。
唯一的问题就是能怎么改的问题!
“先这样吧,明天我约好了去首都文艺一趟,和作者本人聊一聊,毕竟改编人家的作品,也得征求一下人家作者的意见才行!”
汪洋看着越吵越凶,大家都不退让,索性决定今天就到这里。
他已经给首都文艺打过电话了,约了明天见一见庐山恋的作者。
就是谈一谈改编的事情。
与此同时,上影厂里,也在开会!
也在讨论着关于庐山恋的事情!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