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然,他们的题目都是李世民手抄的,派人送过去。
他们做完了,再派人送回来。
偶尔中间还会夹一张小笺,上面是长孙无忌的笔迹,写的却是很闺阁气质的小诗。
又或者附着李家庄园出产的时令菜蔬果子,李世民亲射的鸡兔野鸭。
今天李世民从长孙无忌那叠纸中翻了翻,今天没找到特殊的诗笺,遗憾地罢了手,只翻出用娟秀字体完成的几张练习,笑嘻嘻的亲自批改起来。
要说女孩子就是细心,长孙琰的练习题全对,应用题里的陷阱都被她发现了。
不像长孙无忌,五十道计算题错了三题,应用题里面往返两字看不见,明明会做仍是错了。
亲舅哥,不好给他上难度,李世民手痒痒的,他空间里题量足足的,好想拿出来给他训练一下。
算了算了,大舅哥以后也不是管帐的,学这个纯粹是陪妹妹,就不强求了。
他现在常住在庄子上,不仅跑马方便,授课方便,观摩农事也方便。
李世民自然没打算做个农夫,也不打算亲自下地,但他打算把当前的农业技术弄明白了,到那边也好有目的地去学一些东西回来改进。
他不像嬴政和刘彻,能没什么顾虑的将教材甚至视频都拿出来给人学习,只能辛苦一下自己了。
而将这些题批改完让人送走后,他欢喜的神色淡下去,最近的烦忧又袭上了心头。
怔了一会,李世民让人去传一个学生过来。
到了田庄里,他们虽然人多了些,但住得好一点了。
尽管一屋也得住四个人,但总比唐国公府里的大通铺强。
不一会,一个叫郭通的学生过来了,他身上挂着孝,眼下青黑,显然一直没休息好。
李世民取出三贯钱给他,叹息道:“你拿回去给你母亲吧。”
郭通呜咽着跪下磕了个头,语不成调。
这不是他家佃户的孩子,是这个田庄一个佃户的外甥,李世民来了之后正好他被母亲带着回娘家,出于好奇跟回家的表弟学了数算,学得还很快。
李世民就叫他来学,他管三餐。
尽管不给钱,他母亲还是很高兴,郭通十三岁,正能吃,省了这笔钱不说,在他们想来,国公家的小郎君要教学问,以后肯定要用儿子干活。
好,以后的生计也有了。
本来一切都好,唯一不好的就是郭通的父亲就是杨广亲征吐谷浑大军中的一名役夫。
军士分到了燃料取暖,役夫那里就不是都有的了。
他的父亲活活冻死在山里,尸骨不得归乡。
郭通回家奔丧,母亲怕他丢了这里的生计,让他回来继续学,又怕贵人忌讳,都没让他戴孝。
还是李世民教他,以后要是有出息,不孝这件事能压死他。
自己反正没忌讳,让他就在庄子里给父亲戴孝吧,免得回家让母亲不安。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