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组织全球专家会诊,孟桐跟随他的导师、也就是国内最顶级的神经内科专家周毅飞到欧洲参会。
去年全球超自然现象科研小组成立,在综合考量之后,选定理工科底蕴深厚、但是名气没大到扎眼的北通大做为国内的合作院校。
而孟桐在毕业后,在周毅的推荐下,加入全球超自然现象科研小组,成为小组负责人,之后顺理成章入职北通大。
他招的第一个学生,就是陆瑶。
谭既来调出陆瑶的资料。
刑事理事会的信息库显示,陆瑶本科专业为流行病学。
考研时她选择报考京大医学院,复试时落榜。
经老师推荐,最终决定跟随周毅教授的高徒孟桐继续深造。
当然这是陆瑶得到的消息……
其实是孟桐看上了陆瑶流行病学的学术功底,转门请人招揽来的。
谭既来看到后眼神一跳,指尖鬼使神差触碰自己的名字。
孟桐选他,又是为什么?
果然,他也不是莫名其妙撞进这个专业的。
他以为的巧合,其实有机缘。
孟桐今年本来没想招学生。
挂着神学专业的招牌,很多宗教学的学生在调剂时误触。
但是宗教学跟真正的“神学”
,八杆子打不着,孟桐一开始没当回事儿。
直到那天他随便翻着调剂生的资料,看到谭既来的信息资料显示曾经取得全国化学竞赛二等奖,顿时来了兴致。
文科生,化竞决赛二等奖。
说牛逼其实不算顶尖牛逼,但肯定是文科生中的翘楚。
神学本无门,但你偏要闯。
那就你了……
谭既来锁屏,不耐烦地把Pad推开。
1739嘴角隐匿着笑:“有何感想?”
谭既来把自己放弃在椅子里,软成一团泥:“感想就是——”
1739洗耳恭听。
谭既来垂下眼皮,半片目光落在食盒里的残羹剩饭。
虽然挑剔虾仁不好吃,但这会儿盒子里只剩下一颗孤零零的青豆。
他抬眼,1739还在努力憋笑。
谭既来学他一般抛出个高深莫测的眼神:“既来之,则安之。”
1739膈应地快吐了。
日子久违地平静。
接下来的几周,谭既来朝九晚五,孟桐车接车送。
每晚回到警局的房间,1739等他一起吃饭。
规律而温馨的时光,像海浪席卷沙滩,抚平了一个月前那些糟心恐怖的破事儿。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