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从秦王出征,参谋划策,掌管记。
为秦王网罗人才,与谋臣猛将密相交结,使其各尽死力。
武德九年(626年),参与策划玄武门之变,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诸人并功第一。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任房玄龄为中令,后封梁国公,又进位司空。
贞观十七年(643年),房玄龄与长孙无忌等二十三位功臣图形于凌烟阁。
贞观十八年(644年),唐太宗亲征高句丽,房玄龄留守京师,总理庶务。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病笃弥留,毅然抗表上谏,言征伐高句丽之得失,哀百姓兵卒之多艰,不久病亡,谥号文昭,追赠太尉,陪葬昭陵。
房玄龄参与制定典章制度,使唐律比前朝明显宽松,律条完备。
还参与制定的《贞观律》,为后来的《永徽律》以及《唐律疏议》奠定了基础。
房玄龄监修国史,主编了二十四史之《晋》。
调整政府机构,其省并中央官员之举,为贞观善政之首。
房玄龄善于用人,不问贵贱,随材授任。
虽居高官多年,却恪守职责,从不居功自傲。
后世把房玄龄和杜如晦作为良相的典范。
因为房玄龄善于谋划,杜如晦善于决断,所以史称“房谋杜断”
。
李世民曾称赞其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
。
我那迷人又短命的老祖宗:就是说李世民的凌烟阁很多人都是从天策府出来的啊。
云曦:对啊,所以他让李泰开府这个事情真的很迷惑,如果说是为了给李承乾压力也不至于啊。
我寄相思与明月:我更倾向于他觉得李承乾已经是太子了,所以他要更加关心李泰和李治。
可是他忘了,李承乾也需要关。
不许人间见白头:这个就不得不夸一夸朱元璋了,朱标被称为历史上最稳太子不是没有理由的。
如果他们能互相交流带娃经验就好了。
银河:这个不太可能,而且就算他们能交流了又有什么用,情况不一样,参考价值不大。
一根竹子:但是有总比没有强,他们至少可以聊聊,避免一些事情。
goin:就是说又不是没有这样的小说,你们自己去呗,现在我们的讨论话题不应该是杜如晦吗?
扶菱:确实。
苏玥说:“好啦,就是说我们房相也是一个妻管严啊,咱们来醋坛子的典故吧!”
“醋坛子”
的由来就是根据房玄龄和其夫人的故事来的。
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起兵前久居晋阳,“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