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面前的几人七嘴八舌地讲完,张学玉才说:“可能会一直参与到舞台的测试与调整阶段。”
设计学院的几个学生彼此交换了意味深长的目光。
反正他们也没有拒绝的余地,随便聊了聊关于后期制作的方向和构思后,他们有课的人便回去上课了,没课的就去工作室继续给导师干活。
等张学玉的办公室里只剩她们俩了,岑淼才从包里拿出她在机场买的冰箱贴递给张学玉。
“我连行李箱都没来得及打开,就被你召唤回来了,只带回来这个土特产。”
“哈哈,好的,谢谢。”
张学玉端详了一眼自己的桌面,最后把它吸在了自己的电脑主机上。
“这个通知下来得太突然了,而且级别又很高,学校也很重视。
这么很难得的机会,你一个本科生要是错过了,后面不一定能再加入进来了。”
岑淼认真地对她表示了感谢。
迟疑了几秒后,她又装作不经意地问:“历史学院的老师和学生要和我们一起合作?是之前我去临城刘氏祠墓,遇到的那些学生吗?”
张学玉有些迷茫地问:“不知道诶……我不知道你在临城遇到了哪些人。”
“……哈。”
岑淼被自己的问题给蠢笑了。
“嗯,我就随便问问。”
她站起身就要走,“那老师我先回宿舍了,周五见啦。”
合上张学玉办公室的门,岑淼站在空无一人的走廊里,颇为厌烦地闭上眼睛、深呼吸一口气。
她不知道是自己的直觉作祟,还是内心不可为外人道也的期待在捣乱,但在听到“历史学院”
的时候,她真真切切地想到了凌肖。
她就这样极其不坦荡地挨到了周五。
终于在见到历史学院参会的同学落座的那一刻,她遗憾地松了口气。
来的人不是凌肖,他甚至不是考古系的学生,而是研究汉代文化的历史系研究生学长。
接下来的一两个月,岑淼所在的设计团队与南城戏剧学院、杂技团的演员深入研究汉代乐舞百戏的表演形式,同时还要与南城理工大学的设计团队技术人员一起,在现有的虚拟引擎中添加了更多的物理模拟模块,以确保虚拟场景中的人物和真实的舞美道具互动逼真。
这期间,每周的进度汇报会议上,南城大学历史系的老师或者学生都要严格把关虚拟场景和道具的还原度。
时间推进到十月底,《乐舞百戏》的演出进入了测试与调整阶段,设计团队第一次全体前往临城广播电视台的一号演播厅进行彩排。
彩排结束后的会议反馈却打得所有人措手不及。
回南城的当晚,褚融教授就把项目所有的参与者叫到学校会议室,宣布了接下来的调整方向。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