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柔声劝解道:“宝玉,你既觉得四书五经古板陈腐,何不尝试换个角度去领悟其中的道理?经典之所以为经典,自有其超越时空的价值。
或许,你能在其中找到与你心灵契合的东西。”
贾宝玉听罢林黛玉之言,心中稍感宽慰,但终究难以释怀。
他轻叹一声,道:“妹妹,你深知我性,素来厌恶那些繁文缛节,更愿随心而行,追寻真我。
父亲这般强求,只怕适得其反。”
稍顿,他又道:“至于那四书五经,又有何益?士子追捧,无非为禄蠹之辈,一心只盼仕途显贵。
我向来不屑此道,他们汲汲于名利,却忽视了人生之真谛。”
此话语中带着一丝不屑和轻蔑,仿佛对那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充满了鄙视。
有诗曾云: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此诗恰似为贾宝玉量身定制,深刻描绘了他的人生态度。
他生于富贵之家,却对家族的期望和世俗的功名毫无兴趣,只愿沉醉于自己的世界,享受生活的点滴。
贾政在书房的训斥,虽严厉但却并不无道理。
贾宝玉本就是一块顽石,投胎转世似乎只是为了体验人生,而非承担家族的重任。
让他苦读四书五经,考取功名,对他来说无疑是一种束缚和折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