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还有一户是个死了儿子,绝了人丁,瘸了腿的五十来岁的孤老头子,一个人守着两亩地混日子。
若是在加上像是焦裕丰这样父子两口人的,掐算一下都能算出来,这村子的人丁才多少?零零总总的,也就三十来个。
总计才3o多人,14个上山,这基本已经是这个村子全村青壮劳力全算一起了。
而全村青壮这么一次行动的结果。
。
。
这让整个村子的人都深深的意识到:人多力量大,从来不是什么虚话。
而有了这么样的心思,那么团结自然就成了如今最要的事儿,怎么把全村的人心都拧起来,成一股绳?自然是把每一个人都当成自己人。
这个不用人教,焦裕丰就会,当他以前政治课白上的啊。
再加上想到村子里孤寡老弱的情况,他们上山时,村中老人们帮忙干活的现状。
所以啊,焦裕丰对这一份银子推却起来,那是十分的干脆,并提出,索性将这剩余的5两银子换了米粮,油盐等,给村中老人每人送一份,算是谢过在他们上山时,看守村落,帮忙干活的情分。
此外,另外多备两份布料粮食,给那两户最难的人家送去。
上天在他们求财买地的档口送上这样的福气,他们自然也要懂得感恩,多做些善事,多帮扶些老弱,免得糟蹋了老天爷的慈心。
焦裕丰这个提议所有人都感觉不错,这些人虽然都不是什么读书人,可儒家畅行天下,主宰主流道德观千百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已经成了普遍的认知。
行善积德更是影响了不知道多少人,如今他们和天上掉金子一般,到了这么些银子,满足了他们想要买荒地的心,在有剩余的情况下,多拉拔一下村子里日子不好过的邻里,能有什么问题?不但没问题不说,几个嘴快的就差连多买几个骨头,让他们也补补这样的闲话都要说出来了。
好在这会儿还是在焦大家,他们多少还自我约束一点,不然。
。
。
焦裕丰觉得,还是赶紧的都带走回去吧,不然等着他们这都熟悉了,开始放飞自我了,他只怕吼不住啊!
“行了,别的回去再说,赶紧买东西去,买好了就回去,咱们活才干了一半呢,焦大郎的宅子你们还准备帮忙盖不?”
“哎呦,不说我都忘了这茬啊。”
“忘?你哪里是忘了,是不放心才是。
本来说选三个出来,和焦大郎一起进城,其他人在家干活的,结果呢?一个个的,一个不注意就全来了,就跟上辈子没见过银子似的,这么不省心。
走,赶紧走,再不回去,你娘都该着急了,或者你这是得了银子,准备请大伙儿吃饭?滚蛋吧你。”
刘大叔踹好了银子,转身不是一个麻栗子就是踹一脚,将那一伙子大大小小的男丁都开始往外赶。
既然事儿已经问清楚了,银子也分好了,老在人家家里杵着这算是个什么事儿啊!
真想熬到人家焦大伯请吃饭不成?都是些不知道眼力见的混球。
有这功夫,赶紧回去帮着焦大郎和焦大伯将屋子起了,比什么都强。
所以说人老成精呢,这刘大叔即便没有焦大这样见多识广,在人情世故上,也一样挺明白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