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远大师是佛门领袖,若能得他一语嘉许,自有说不出的好处。
郗恢对杨安玄好感大增,捋须笑道:“贤侄若是途经庐山,一定要去拜见慧远大师。
大师心量广大、为人谦和,在东林寺外种了不少茶树,亲手制茶以待好友。
贤侄对茶颇有见地,定会与大师一见如故。”
杨安玄恭声应道:“小子若得机会,定要到东林寺向慧远大师请益。”
杨佺期见郗恢神情愉悦,暗松了口气,刚才失言之错算是被玄儿搪塞过去了。
整冠振衣站起,杨佺期率三子拜倒,恭声道:“杨佺期谢过郗公相救之恩。”
郗恢起身相掺,笑道:“你我知己好友,何须客套,快快请起。”
杨佺期连拜三拜,回席后道:“杨某听闻会稽王属意王绪任新野太守,王绪前去洛阳宣旨时语多不愤,杨某担心恶了会稽王,会牵累郗公……”
郗恢不以为意地摆手道:“无妨,尔就任新野太守是天子钦点,只要忠于天子,会稽王焉能违逆。
至于王绪之流,不过是阿谀奉迎的奸佞小人,郗某自会替尔做主,佺期不用放在心上。”
杨佺期感激地道:“多谢郗公。
请郗公转告天子,臣自当竭忠报效,鞠躬尽瘁。”
郗恢捊须微笑,心中有些得意。
他力劝天子从轻发落杨佺期,是想将杨佺期拉入自己麾下,杨家军骁勇善战,是只劲旅。
自己坐镇雍州,北兵南下必扰,无得力将领御敌怎行。
杨亮当年投降在桓温麾下征战,被人视为桓家派系,现转投自己麾下,朝庭多一分实力,自己也多一份安心。
“下官有一事相求,请郗公恩准。”
杨佺期迟疑着开口道。
郗恢笑道:“佺期,有何难处尽管直说,我尽力相助。”
杨佺期道:“下官不能常在襄阳,想让长子安深在郗公身边伺奉,不知郗公意下如何?”
郗恢面露笑意,杨佺期想让长子在州衙任职,这是送个质子在自己手中,投效之意昭然。
“安深贤侄现为几品?官居何职?”
郗恢问道。
晋以十六岁男子为丁,成丁后便可定品,定品三年一次,明年又到了定品之年。
“太元十三年定为五品,未曾升品”
,杨佺期道:“原为河南郡主记室。”
郗恢点点头,杨亮、杨佺期父子皆是四品,杨安深定为五品很正常,毕竟他才二十几岁,将来有机会升品。
略思片刻,郗恢道:“那便先委屈安深贤侄在司马府任个主簿,等有了机会再行升迁。”
司马府主簿,官秩八品,俸四百石,郡主记室也是八品,但官俸是比四百石,而且刺史府的八品比太守府的八品前程要远大的多。
杨安深欣喜起身向郗恢拜谢,他喜文厌武,能在州司马府中任主簿是求之不得的事,杨佺期也捋须微笑,十分满意。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