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小说

第7章 家禽的传染病 鸭病毒性肝炎(第2页)

·3型鸭肝炎病毒分类、形态、大小、核酸及其理化特性与1i型相似。

病毒经鸭胚绒毛尿囊膜途径接种鸭胚或雏鸭的肝或肾细胞培养物可用以增殖病毒。

可耐受ph3和氯仿的处理,但对热敏感。

三、流行病学

1、(引进)病雏鸭、成鸭感染(隐性)、野生水禽,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2、在自然条件下主要发生于鸭,雏鹅也可感染。

本病主要侵害3~20日龄的雏鸭,成年鸭感染后不显任何症状;雏鸭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与雏鸭的年龄密切相关。

3、主要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经消化道传播,也可经呼吸道传播。

不经蛋内传播;养鸭场鼠害促进传播。

4、四季均可发病,但多发于孵化季节,饲养管理不善、鸭舍潮湿拥挤、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均可促进本病发生。

四、临床症状

1、雏鸭病毒性肝炎临床上表现为病程短、发病急、死亡快等特点,临床上往往在短时间内出现大批雏鸭死亡。

雏鸭突然发病,传播迅速,2~3天后大批死亡,死亡率10~60,有时可达90以上。

2、感染雏鸭首先表现为精神沉郁、行动迟缓,跟不上群,然后出现蹲伏或侧卧,随后出现阵发性抽搐。

大部分雏鸭在出现抽搐后数分钟或几小时内死亡,死亡鸭多呈角弓反张姿势。

早期:病鸭萎顿,废食,眼半闭昏睡;

中期:出现典型神经症状,运动失调,身体倒向一侧,头仰向背部,两腿阵发性向后踢动、抽搐;

晚期:死前背部扭曲,呈角弓反张状,两腿向后伸直。

i和3型鸭肝炎的临床症状与工型相似。

五、病理变化

1主要剖检病变见于肝脏,表现为肿大、质脆、色暗淡或发黄,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点;

2胆囊肿胀呈长卵圆形,内充满胆汁;

3脾有时肿大呈斑驳状;

4多数病例肾肿胀、灰暗色,血管充血,呈暗紫色的树枝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