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传染病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杀灭或抑制病原体,消除其致病作用。
一般可分为特异性疗法、抗生素疗法和化学疗法等,择要介绍如下。
1特异性疗法
某些传染病可应用针对该种传染病的高度免疫血清、痊愈血清(或全血)、卵黄抗体等进行治疗,因为这些制品只对该种传染病有疗效,故称为特异性疗法。
例如破伤风抗毒素血清只能治疗破伤风,对其他病无效。
高度免疫血清主要用于某些急性传染病的治疗,如小鹅瘟、猪瘟、炭疽、破伤风等。
于病的早期注射足够剂量的高度免疫血清,常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也可用耐过动物或人工免疫动物的血清或血液代替,但用量需加大。
使用血清时如为异种动物血清,应特别注意防止过敏反应。
高度免疫血清的品种和产量都有限,而且并非随时可以购得,因此在兽医实践中的应用远不如高免卵黄抗体广泛。
目前,我国已有多种高免卵黄抗体获得生产批准文号并广泛应用。
2抗生素疗法
抗生素为细菌性传染病的主要治疗药物,在兽医实践中应用广泛,并已获得显着成效。
合理应用抗生素是充分发挥其疗效的前提,否则往往引起种种不良后果,一方面可能使病原体对药物产生耐药性,另一方面可能对机体引起不良反应,甚至中毒。
因此,使用抗生素治疗患病动物时除应遵循前文所述治疗用药的一般原则外,还应注意:
1最好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选择敏感药物用于治疗。
2要考虑给药途径、不良反应;
首次药物剂量宜大,以保证足够的药物有效浓度杀灭或抑制病原体,以后再酌减用量;
一般急性感染的疗程不必过长,可于症状消失后3d左右停药。
3抗生素对大多数病毒无作用,虽然在发生病毒性传染病时常用作预防或控制细菌的继发感染,但在病毒性感染继续加剧的情况下,对病畜也是无益而有害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