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围在5~100;
所有年龄的猪均易感;
亚急性的死亡率在30~70;
在野猪中也许表现为无症状。
临床症状
潜伏期:
5~21天(直接接触后),蜱虫叮咬后<5天;研究表明猪只在临床症状出现前2~4天可在扁桃体中检测出asfv,在1~4天可在口鼻拭子中检出asfv,而在血液中检出asfv的时间与出现临床时间相近(zsaketal,2005;guatetal2016)。
病毒血症通常在感染后4-8天出现。
asfv感染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
经过口、鼻和上呼吸道系统进入猪体,在扁桃体、下颌淋巴结和巨噬细胞中进行复制和增殖,通过淋巴和血液病毒迅速蔓延全身,4~8天出现病毒血症。
其他途径叮咬、皮肤损伤、注射等,asfv主要在单核吞噬细胞内进行复制。
导致出血性病变的原因尚未完全确定,凝血机制的严重破坏起主要作用,病毒从上呼吸道和含有血液的分泌物中排出。
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最急性型-突然死亡。
·急性型:
高致病性潜伏期短死亡率100亚急性型。
中等毒力可急性发病死亡率50左右慢性型,
耐过动物转为慢性带毒,
症状不明显,病程2~5个月,
死亡率30左右。
1、急性型
高热、厌食、嗜睡、虚弱、趟卧;
体表皮肤发绀出血、腹部耳部红斑坏死;
出血(皮肤、鼻子);
腹泻、便血;
呕吐;
流产;
呼吸系统(呼吸困难、流鼻涕)
死亡(7-10天)
鼻腔和结膜分泌物增多和神经症状也有报道,在实验室测试中可以检测到白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
2、亚急性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